摘要:之前做流媒体播放机/一体机推荐时,有读者就咨询“轻Hi-Fi”/桌面系统的搭配。恰好,距离上一次制作Hi-Fi书架箱专题过去有一年整。于是,本期我们再度将目光聚焦到书架箱,就如何为“轻Hi-Fi”/桌面系统的推荐展开讨论。
之前做流媒体播放机/一体机推荐时,有读者就咨询“轻Hi-Fi”/桌面系统的搭配。恰好,距离上一次制作Hi-Fi书架箱专题过去有一年整。于是,本期我们再度将目光聚焦到书架箱,就如何为“轻Hi-Fi”/桌面系统的推荐展开讨论。
为什么要为“轻Hi-Fi”推荐书架箱
系统组成简化,入门友好
“轻Hi-Fi”/桌面系统的搭配,无非几样产品。
传统的,是“流媒体播放机+立体声放大器+Hi-Fi书架箱”的“三件套”,对应早年“CD机+放大器+音箱”。当然,由于流媒体播放机单纯作为组件,已经可以做到非常小型化,比如作为内置模块呈现在立体声放大器中,那么也可能是“流媒体/放大器+Hi-Fi书架箱”。
另一种组成形式,是流媒体播放机+有源书架箱,本次专题中,我们也会推荐一款有源音箱。
我觉得,对于初入门的发烧友来说,后者可能更适合他们,因为免去了搭配放大器的“烦恼”(虽然选配放大器,也可以被视作发烧经验的积累)。相对流媒体播放“日新月异”的特征,有源音箱是个相对成熟的技术,因此未来只需换前者(升级)即可。尤其是那些专注于欣赏音乐,不会频繁更换器材的音乐发烧友。
选择书架箱的“弊端”和应对之策
回到“轻Hi-Fi”/桌面系统为什么要推荐选择Hi-Fi书架箱的话题上来。我决定反其道行之,先说选择书架箱的“弊端”。
如果在剧院听现场演奏,我们听到的,是全频带的音乐。那么书架箱的问题是什么?低频有限!喇叭单元口径受限的缘故,低频下潜和量感都及不上——不说现场演奏了,即便同是音箱,也及不上落地式音箱。
但是基于现实考量,大多数人听音乐时并没有如此严苛的要求,甚至很多从事音乐工作的专业人士皆如此。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仅局限于少数人需要考虑的。比如工作中的录音师(其实录音室中使用书架箱也比比皆是,即便它们使用到的低频单元口径会比较大些)。
作为解决方案,我们知道这两年开始流行2.1或2.2声道配置,即搭配专门为Hi-Fi欣赏匹配的有源超低音,就能部分得解决问题,有时效果可能还好于专门去选择落地式音箱。虽然本期中我们并不做具体的推荐(毕竟许多人选择“轻Hi-Fi”,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基于预算考虑),但这确实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选择书架箱的核心优势
如此,剩下的,我觉得就全是“优点”了。
照例声明:所谓优缺点,是针对现有专题进行的讨论,即本身是有条件限制的。
1.高性价比
这里从两个角度来观察。我们并非单纯说书架箱相对价格便宜,其实平价流媒体播放机的井喷,也大大拉低了总体预算,进而让系统的总成本变得更加可控。
比如说,流媒体播放机的选择越来越多,之前几万元到万元级,现在还有低于5000元的机型不断涌现。两年前我看到Cambridge Audio四五千元的流媒体播放机直呼便宜,如今另一个品牌WiiM的出现,更是让人跌破眼镜。2199、1499乃至999元,即便内置功放的WiiM Amp也才2999元,但究其品质而言,却不差!如果再选择一对有源音箱,整套系统的价格可能就在10000元左右。对于“轻Hi-Fi”或者单纯将它用作桌面系统,性价比很高。要知道,你买台Soundbar,可能也要八九千元。至于无源音箱,搭配放大器和流媒体播放机,可能20000元、30000元就“拿下”了。以目前城镇居民的收入条件来说,稍加一把,几乎谁都能拥有。
2.空间适配性强
这是很多发烧友,尤其是入门玩家遭遇到的现实话题。摆哪里,怎么摆?客厅是全家人共享的空间,你要摆音响,小朋友还要摆玩具,矛盾凸显。书架箱最大的优势,就是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甚至于你还能将它放到电视机柜上(虽然我们并不推荐这么做)。这样一来,对居住环境的侵入性就低得多。
3.搭配难度低
书架箱不难推,至少最近十余年间是如此。我入行时流行的那些欧式小书架箱可不这样。早年LS3/5a,还是丹拿或其它一些品牌,都以“难伺候”闻名。但是时代在变,不仅是技术更新,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普遍来说,现代音箱都不再是那么难推了。为什么呢?尤其是平价音箱,你再推,不说发烧友有怨言,市场也早将你淘汰了。
这样一来,一台平价的立体声放大器,比如60W×2的,再或者是那些内置流媒体功能的一体式放大器,都能很好地胜任。与之相匹配,便是这些放大器本身也相对平价,从某种角度出发,衬托出了性价比。是的,其实所谓“搭配”,真的是环环相扣的。可以这样认为,书架箱的易于驱动,其实也巩固了性价比优势。
4.优异的音质表现(特定条件下)
那么还有别的因素吗?当然有!那就是音质表现。
通常品牌会以系列为单位推出产品,从书架箱到落地箱,考虑到家庭影院的应用,还会有中置、环绕和天空声道以及配套的超低音。音质上,它们自然也是一脉相承的,书架箱与落地箱的区别,往往就在于箱体容积和单元数量/口径。如果你对这个系列的音色有偏好,那么书架箱可能是权衡利弊之下,最便宜的选择。另一个优势是,书架箱通常开面比较窄(主要是低音单元口径小的缘故),它能获得更好的声像聚焦,而且在摆位上也更易于调整。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做个简单总结。
定位精准:“轻Hi-Fi”的核心,是在有限空间和预算内,追求优于消费级产品(如Soundbar、蓝牙音箱)的音乐聆听体验。书架箱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最优解。
有源方案是新手的“甜蜜点”:对于追求简单、省心、高性价比的入门用户,流媒体播放器+有源书架箱是值得推荐的。它规避了功放搭配的复杂性,将预算集中在音源和音箱本身。
低频不足非致命,解决方案成熟:承认低频受限,但强调其普遍可接受性,并指出添加超低音是效果显著且灵活的升级路径。
现代技术红利:平价高性能流媒体设备(WiiM为代表)和易驱动的现代音箱设计,是“轻Hi-Fi”书架箱系统得以普及的关键推手。
“轻”的内涵: 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轻巧,更是系统构建、搭配、升级和维护的“轻松”。
来源:影音CN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