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邢台凤凰街的清风游园里,戳着根七丈高的青石柱。老辈人说这柱子有灵性——天热时贴上去,字缝里能沁出凉劲儿,像含着块老冰;起风时树叶擦着幢身响,恍惚能听见有人念“道可道,非常道”,那调门儿,竟有几分长安味儿。这可不是普通石头,是咱邢台压箱底的宝贝——全国就剩四座的
邢台凤凰街的清风游园里,戳着根七丈高的青石柱。老辈人说这柱子有灵性——天热时贴上去,字缝里能沁出凉劲儿,像含着块老冰;起风时树叶擦着幢身响,恍惚能听见有人念“道可道,非常道”,那调门儿,竟有几分长安味儿。这可不是普通石头,是咱邢台压箱底的宝贝——全国就剩四座的唐玄宗御注《道德经》幢,守了一千年,还没“哑”呢。
一、长安圣旨到邢州:道长慌了神,洛阳匠人凿三年
话说唐朝开元年间,邢州城里的龙兴观正旺,观主长清道长每天晨起都要绕着观里的老槐树转三圈。这天刚转完,就见门口冲进个驿卒,怀里揣着黄绸子,跑得满头是汗:“道长!长安来的圣旨!”
长清道长赶紧焚香接旨,展开黄绸一看,手都抖了——竟是唐玄宗李隆基亲手注的《道德经》,要全国各州立石幢刻经文,让道法传千秋万代。道长当下就喊弟子:“找最好的石头!请最巧的匠人!”
弟子们揣着干粮往太行山里钻,足足找了半个月,才在深谷里见着块青岩石。那石头粗得要三个壮汉手拉手才抱得过来,敲一下“当当”响,凉得能镇住暑气,石匠见了都竖大拇指:“这石质,刻字能传千年!”
匠人请的是洛阳来的郑师傅,据说他刻的字能“入石三分”,长安碑林里好几块碑都是他的活儿。郑师傅带着俩徒弟住进观里,一待就是三年。每天天不亮,他就对着御赐的经文墨本描红,描到手腕发酸,才拿朱砂在石上画痕,再捏着小錾子“叮叮当当”凿。
有回小徒弟熬得打了盹,錾子差点歪了,郑师傅没骂他,只是指着刚刻好的“玄之又玄”说:“你听,这石头里能透进长安的钟声。圣上不光会谱《霓裳羽衣曲》,注《道德经》藏着治国的理,咱刻差一笔,就是对不住圣上,更对不住后人。”小徒弟揉了揉眼,重新握紧錾子——那三年,观里的油灯就没熄过,石幢上的每个字,都浸着油星子和匠人的汗。
石幢落成那天,龙兴观办了场大法会。香烛烧得烟绕梁,信徒们围着石幢磕头,城里的文人提着墨汁来拓字,连邢州刺史都来了,站在石幢前念“治大国若烹小鲜”,念完还捋着胡子笑:“圣上的智慧,都刻在这石头上喽!”那会儿的石幢,像观里的“活宝贝”,站在最显眼的地方,看尽了盛唐邢州的热闹。
二、兵荒马乱护石幢:道长横杖拦兵,乡绅凑银救根
可好日子没熬多久,安史之乱的战火就烧到了河北。邢州虽没直接遭兵祸,龙兴观的香火却一天天淡了,道士走的走、散的散。有天一群残兵扛着斧头闯进来,说要砸了石幢当石料修工事,时任观主灵虚道长立马横杖拦在石幢前,声如洪钟:“这是唐玄宗御刻的经文!你们敢毁,就是欺君之罪!”
残兵们举着斧头愣了——那会儿玄宗虽已退位,但皇家的威严还在。几个人嘀咕了半天,骂骂咧咧地走了。灵虚道长看着他们的背影,后背早被汗湿透,他摸着石幢上刚崩开的小缝,喃喃道:“老伙计,我护你这一次。”
后来宋元更替、明朝重修,龙兴观毁了又建、建了又毁,唯独这石幢站得稳稳的。明朝有回修观,工匠见石幢底座裂了道缝,特意用糯米灰浆细细补牢,还在观壁题了句诗:“开元遗刻今犹在,不见当年注经人”——字里行间,满是对盛唐的叹惜。
最险的是清末。一群土匪占了龙兴观当窝,竟在石幢上磨刀、劈柴,把幢身划得全是印子,有的字都快看不清了。城里的乡绅们听说后,急得睡不着觉,凑了银子,还请了镖局的人,才把土匪打发走。乡绅们围着石幢抹眼泪:“这是咱邢州的根,不能毁在这群毛贼手里!”他们雇了石匠,一点点把划痕磨平,虽然有些字再也回不到最初的模样,但石幢总算又捡回一条命。
三、操场里的“石头密码”:专家一喊,老少爷们炸了锅
再后来,龙兴观的旧址改成了学校,石幢被圈在了操场的角落里。那会儿的孩子下课就围着它跑,有的摸字玩,有的躲在底下跳皮筋,还有调皮的拿粉笔在石上画小人。有回孩子问老师:“这石头上写的啥呀?像密码!”老师只能笑着说:“是老祖宗的智慧。”可到底是啥智慧,谁也说不细——这根藏着盛唐秘密的石幢,竟在操场角落“沉默”了好多年。
直到有一年文物普查,省里来的专家们拿着放大镜,围着石幢转了一圈又一圈,越看越激动,最后拍着石幢喊:“这是全国仅存4座唐玄宗御注道德经幢里,最完好的一座!字没缺多少,连底座的糯米灰浆都还在!”
消息一传开,老邢州人都炸了锅。当年在操场玩过的孩子,如今都成了中年人,纷纷回来看:“原来小时候摸的石头,竟是皇上刻的!”老街坊们凑在一块儿,你一句我一句,把听来的石幢故事翻了个遍,有人还说:“难怪以前摸它,总觉得比别的石头凉,原来是沾了盛唐的气!”
如今再去清风游园,总能见人围着石幢转。戴老花镜的老人,凑得近近的,逐字读“上善若水”,读累了就坐在长椅上,跟旁人讲盛唐的事儿;年轻人拿着手机,对着字查注解,时不时发出“原来这话是这意思”的感叹;还有扎着羊角辫的孩子,指着石上的字问爸妈:“这是古代的密码吗?能解开吗?”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