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东泰山队正式就上一轮中超联赛3比3战平上海申花一役中的两次争议判罚,向中国足协提出申诉。虽然比赛结果已无法更改,但泰山队这次站出来,明显不只是要讨个说法,更是把长期以来积压的不公感摊到了桌面上。
山东泰山队正式就上一轮中超联赛3比3战平上海申花一役中的两次争议判罚,向中国足协提出申诉。虽然比赛结果已无法更改,但泰山队这次站出来,明显不只是要讨个说法,更是把长期以来积压的不公感摊到了桌面上。
咱们先捋一捋这两次争议。第一次出现在比赛第6到8分钟,刘洋一脚传中,球结结实实打中了申花队员马纳法的手臂。从转播镜头看,手臂张开了、没贴身体,这放哪都是个点球嫌疑。VAR也确实介入了,可主裁判最终没吹。你说奇怪不奇怪?视频裁判都提醒了,主裁还是选择不看回放,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第二次就更关键了,第18分钟,汪海健开出角球直接旋进球门,但慢镜头显示,申花球员李可站在门前,有明显干扰王大雷的动作。别说专业裁判,就连普通球迷都看得出来,这种阻挡门将视线的行为,绝对应该吹掉进球。结果呢?主裁毫不犹豫判定有效,VAR这次连介入都没介入。
说实话,一场比赛出现两次明显不利于自己的争议判罚,搁谁身上都憋屈。泰山队这几年真是没少吃裁判的亏,申诉都快成常规操作了。可回过头看,这些申诉大多石沉大海,足协那边回应寥寥,改判更是想都别想。这次他们明明知道申诉也改变不了比分,却还是坚持要提,说白了,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也得让外界看到球队的立场。
你说裁判业务能力不行吧,确实这几年中超错判漏判就没断过;你说VAR设备是摆设吧,它有时候又能精准找到毫米级越位。这种选择性的“高科技介入”,真的让人看不懂。VAR本来的作用是减少争议,可现在用起来,反而制造了更多争议。该它出手时装睡,不该它管的时候特别积极,这系统用得,简直比剧情片还跌宕起伏。
而从联赛健康发展的角度看,一次次争议判罚伤害的不只是一支球队,更是整个中超的公信力。球迷骂裁判、骂足协,根本原因还不是因为比赛总被这些场外因素抢戏?球队拼死拼活踢了90分钟,可能还不如裁判一个眼神、一次回避关键画面的VAR回顾来得决定性。这么搞下去,谁还愿意看球?谁还敢投入做俱乐部?
泰山队这次申诉,估计最后又是不了了之。但他们站出来,至少代表了一种态度:咱们可以不认,但不能不说话。球队需要专注接下来的比赛,球迷也需要一个更干净、更透明的赛场。裁判水平的提升、VAR使用规则的细化、申诉机制的实际效用,这些老问题,真的不能再拖了。
说到底,足球是圆的,但不该是“糊”的。公平竞赛这杆秤如果一直歪着,踢得再精彩,也难免让人心凉。山东泰山这次的选择,不管结果如何,至少让很多人看到:还有人愿意较这个真,还有人拒绝习惯性吃亏。中国足球要想真正往前走,这种较真,一次都不能少。
来源:坠落天使一点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