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曹操攻灭袁谭的同月,袁熙手下大将焦触、张南叛攻袁熙、袁尚,袁熙和袁尚逃奔三郡乌桓。
36.马踏白狼山
曹操攻灭袁谭的同月,袁熙手下大将焦触、张南叛攻袁熙、袁尚,袁熙和袁尚逃奔三郡乌桓。
当初,三郡乌桓趁着天下大乱的时候,攻入幽州,掠夺得十多万户汉人。
后来袁绍和他们打好关系,立他们的酋豪为单于,并把族人的女儿作为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为妻。
其中辽西单于蹋顿势力强大,受到袁绍厚待,所以袁尚兄弟前去投奔他,想借着他的势力夺回冀州。
当时,曹操远征乌桓,将领们都不同意。
将领们都说:“袁尚只不过是个逃亡罪犯,乌桓人贪得无厌而不念旧情,岂能受袁尚利用。如今大军深入塞外征乌桓,刘备必然劝说刘表乘虚袭击许都,万一发生变化,事情就后悔不及了。”
只有郭嘉坚决支持曹操,郭嘉提议说:“兵贵神速,如今远涉千里进行奇袭,辎重太多,难以掌握先机。
而且假如乌桓人得到消息,必然加强戒备;不如留下辎重,军队轻装以加倍的速度急进,出其不意地进攻。”
为了便于运粮北上,曹操让董昭修建了两条漕运:
一是“平虏渠”,由今河北省饶阳县至沧州市。
一是“泉州渠”,在今天津市宝坻、武清二县境。
这时,原刘虞的忠实部下田畴站出来了。
袁绍几次派使者到无终县去召田畴,又派人授予田畴将军的印信,让田畴召抚所统部众,田畴都拒绝了。
曹操的征召下来后,田畴要他的部属赶快为他治理行装,来到曹操的驻军所在地无终县。
当时正赶上夏季,大雨不止,沿海一带泥泞难行,而且乌桓人还在交通要道派兵把守,曹军受阻无法前进。
曹操十分忧虑,向田畴询问对策。
田畴在辽东多年,建议从卢龙塞口越过白檀险阻,进到他们没有设防的区域,路近而行动方便,攻其不备,可以不战而捉住蹋顿。
曹操命令田畴率领他的部众作向导,上徐无山,凿山填谷,行进五百余里,经过白檀、平冈,又穿过鲜卑部落的王庭,向东直指柳城。
距离二百余里时,乌桓人才知道。
袁熙、袁尚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率领数万骑迎战。
曹操登上白狼山,突然与乌桓军相遇,而乌桓军军力强盛。
曹军车辆辎重都在后边,身披铠甲的将士很少,曹操左右的人都感到畏惧。
在“左右皆惧”的曹军氛围中,张辽力排众议,反对畏敌不前,极力劝说曹操应当趁着胡虏的阵势不整,立刻进行交战,而不是等待后援。
张辽劝战时的语气非常振奋。
曹操十分欣赏张辽的雄壮斗志,又看见乌桓的军队尚未排好战斗阵形,于是,采纳了张辽的建议。
曹操亲自将自己所持的麾,授予给张辽暂用,于是张辽与张郃 、曹纯 等人攻击敌军,并临阵斩杀了以骁武著称的乌桓单于蹋顿。
白狼山之战没想到成就曹操五子良将张辽封神场面。
张辽也因此名声卓著。
唐朝的昭文馆大学士甚至将张辽与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
于是有诗句写在《登长城赋》:“卫青开幕,张辽辟土,校尉嫖姚,将军捕虏。”
斩杀蹋顿和各部落王爷及以下的乌桓首领,投降的胡人与汉人共有二十余万。
此战后,曹操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
乌桓的领地则被摧毁,之后乌桓的势力被逐渐削弱,该部落的人口融入汉人或鲜卑部落,最终淡出历史舞台。
然而,这一战后,曹操最器重的谋士郭嘉英年早逝。
在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
曹操曾说:“只有郭奉孝能知道我的心意。”
曹操后来给荀彧写信,伤感郭嘉的早逝说:“郭奉孝不到四十岁,跟随我共事已经十一年,艰难险阻全都共同经历。
又因为他通达事务,对世事从不执拗拘泥,不知变通,我本打算把后事托付给他,哪知道他突然去世了,我悲痛伤感不能自已。
现在上表请求增加他的儿子郭满的封邑一千户,然而这对亡者又有什么补益?
我对他的思念敬仰实在太深了。而且郭奉孝是我最知心的人;
天下知己共知的事情很少,我又因此痛惜感慨。怎么办啊怎么办啊!”
战败的袁尚与袁熙投奔辽东的公孙康。
当时袁尚还有数千名骑兵。
跟随袁尚的还有楼班、乌延及辽东单于苏仆延。
曹操的部下劝他征讨公孙康,则袁尚兄弟可以擒获。
曹操说:“我刚让公孙康把袁尚、袁熙的首级砍下送过来,不必动兵。”
袁尚逃到辽东后,打算夺取公孙康的部众,就同袁熙商量说:“现在到辽东,公孙康必然见我,我一个人为兄长亲手杀了他,并且占领辽东,还可以用来扩大自己。”
公孙康心里也想着:“现在不取袁熙、袁尚,无法取悦朝廷。”
就事先在马棚裹面安排了精强勇猛的士兵,然后出来邀请袁尚、袁熙。
袁熙心中起疑,不想进去。
袁尚强迫他进去,袁熙就同他一道进去。
还没来得及坐下,公孙康喝使伏兵捉住他们,让二人坐在结冰的地上。
袁尚对公孙康说:“没死的时候,忍受不了寒冷,能给我们坐席吗?”
袁熙说:“头颅马上就要走万里路,要席子干什么用!”
于是,公孙康砍下二人的脑袋送给曹操。
此前跟随袁尚入辽东的苏仆延、楼班、乌延,也被公孙康斩首送予曹操。
曹操得到袁尚的首级后,下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
田畴因自己曾为袁尚所辟,于是前去为袁尚吊祭。
曹操杀了袁绍的外甥高干,袁熙、袁熙被公孙康所杀,最终曹操夺取了冀州、幽州、并州、青州。
统一了北方,成为天下最大的割据势力。
曹操从柳城班师,此时滨海道可行,曹操途经碣石,策马上山,遥望渤海,回想自己功盖寰宇,意气风发,于是留下名篇《观沧海》。
来源:江南以西可可和一一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