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十大知识要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4 20:28 1

摘要:母乳2000余种成分,700多种益生菌,母乳内含有乳铁蛋白(重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和牛磺酸等,特别是初乳里面含有免疫球蛋白IgA。

母乳喂养:给宝宝的不仅是营养和保护,更重要的是爱和交流……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母乳成分有哪些?

母乳2000余种成分,700多种益生菌,母乳内含有乳铁蛋白(重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和牛磺酸等,特别是初乳里面含有免疫球蛋白IgA。

1.水分:水分是婴儿健康成长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母乳中水分占87%,能够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

2、碳水化合物:其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是乳糖,位于婴儿所需的营养标准40%-50%,是较好的营养物质之一;

3、脂肪:脂肪占了母乳中的50%,可为婴儿提供足量的脂肪、热量,对维持各器官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4、蛋白质:占母乳的9%,主要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组成,其中酪蛋白含磷少,在胃中遇酸后形成的凝块小,易被消化,而乳清蛋白有利于促进乳糖蛋白的合成。此外,母乳中还有乳铁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多种对婴儿有益的蛋白质成分;

5、矿物质:如钙、磷、镁、钠、锌、铁、铜等,不仅可以补充矿物质,还有助于促进婴儿心血管的发育。虽然母乳中的钙、磷成分可能没有奶粉高,但是两者比例适合,更易被婴儿消化、吸收;

6、维生素:母乳中除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含量较低外,其他维生素的含量均可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所需,尤以维生素A、尼克酸以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

此外,母乳中还有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属于营养性被动免疫,对婴儿免疫功能的发育和成熟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母乳喂养能够有效降低婴儿出现消化不良、皮肤感染、免疫力缺陷等疾病的风险。

初乳:因含β-胡萝卜素而颜色呈黄色;分娩后第1-3天;产量小,密度高;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和免疫球蛋白

过渡乳: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而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渐增加,是初乳向成熟乳的过渡。

成熟乳:大约10天以后,产量高,密度低,含母乳各项营养成分

二)、母乳喂养有什么好处?

1、对婴儿的好处: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够满足6个月内婴儿全部营养需要,保护婴儿免受 感染、腹泻、中耳炎、过敏性疾病、腹胀、坏死性肠炎等疾病侵袭,预防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湿疹等疾病;

2、对母亲的好处: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和贫血能够帮助妈妈恢复体型;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病机率。

3、对家庭的好处方便经济增进家庭和睦。

4、对社会的好处有利于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有助于小儿智能、社交能力的发育,情感教育的初始体现,安全感。

三)、什么是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到多久?

1、纯母乳喂养:指只给婴儿喂母乳不添加任何的液体和固体食物包括水。对母亲挤出奶不用奶瓶喂养,可用小杯、小勺喂。

2、至少纯母乳喂养六个月,六个月添加辅食,有条件情况下可以坚持哺乳24个月以上。

(四)、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的重要性(三早作用)?

1、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指自然分娩后立即喂哺、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回到母婴同室病房立即喂哺,最迟不超过1小时。

2、有助于保持新生儿体温,减少哭闹增进母子感情,刺激母亲早下奶,让新生儿学会怎样吃奶,帮助妈妈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五)、24小时母要同室的重要性?

1、母婴同室指母婴24小时在一起,每天分离时间不超过1小时。

2、重要性:利于母亲学到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可以充分保证按需哺乳促进乳汁分泌。增加母子感情及适当的开始哺乳的机会。减少新生儿交叉感染的机会。

六)、产妇喂奶的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1、产妇喂奶的姿势:

(1)抱婴儿的四个要点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直线托住头、肩、臀部。婴儿的脸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婴儿身体贴近母亲。

(2)母亲喂乳姿势坐位、卧位、环抱式、交叉式。

(3)托乳房手法拇指与其它四指分开成“C”字型。

2、正确的含接姿势乳头刺激→嘴张大→下唇外翻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面颊鼓起呈圆形,婴儿口腔上方可见更多的乳晕→婴儿慢而深的吸吮→能看或听到吞咽→离乳。

(七)、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按需哺乳:即当婴儿饿了或母亲觉得乳房胀了就应喂哺,哺乳的时间、哺乳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应受限制。频繁有效的吸吮乳房,促使乳汁增多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八)、如何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1、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宝宝的吸吮刺激越早,越能促进乳汁的分泌。即使母乳尚未分泌,哺喂几次后,经过反复刺激也可分泌乳汁,一般要求在分娩后半小时内就开始第1次哺喂。

2、按需哺乳:乳汁的生成要通过经常地吸吮刺激,一刚开始时乳汁还不丰富,而母乳又很容易消化,所以宝宝很快就会饥饿。宝宝大约2-3小时就有哺乳要求,在24小时内需哺乳8-10次或还要多些。随着乳汁生成的逐渐增加,间隔的时间可变为3-4小时。虽然很费事,但也应根据宝宝的需要来逐渐调整出规律的时间。

3、树立信心:如果产后前几天乳汁分泌较少,也不要停止让孩子吸吮,更不要给孩子使用橡皮奶头和奶瓶,因为橡皮奶头可使宝宝产生乳头错觉而不愿用力吸吮母乳,而使母乳越来越少。最重要的是妈妈们不能失去信心。只要坚持让宝宝吸吮,乳汁的分泌都是越来越多的,关键是坚持。

4、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有些产妇本来奶量充足,可是因某些原因生气或伤心哭泣等,就会使奶量明显减少甚至停止泌乳。精神状态和情绪可影响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泌乳。因此,产后保持规律的生活,保证足够的睡眠,心情舒畅、心胸开阔,这些都是乳汁分泌畅通的重要条件。

5、合理膳食:木瓜牛奶、鲫鱼豆腐、黄豆猪蹄、通草等。。

6.穴位按摩:母亲取坐位,向前弯曲,双臂交叉放在桌边,并将头枕于手臂上,脱去上衣,使乳房松弛,下垂,医务人员或亲属在脊柱两侧向下按摩,双手握拳,伸出拇指,用双拇指用力点压、按摩、移动并兼做小圆周运动,在脊柱下移的同时再自颈部移到肩胛骨,持续按摩2~3分钟。

九)、特殊情况,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母乳喂养?

1、乙肝: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有相当明确的规定,“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喂奶”。乙肝大三阳妈妈想要喂奶,前提是:孩子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否则不宜哺乳。乙肝产妇在乳汁中能检出HBsAg,但未见有在乳汁中检出HBVDNA的报告,故其乳汁是否有传染性尚不能定论,只要母亲乳头不破溃出血,母乳喂养是可以的,但喂奶前母亲应用肥皂流水洗净双手,以减少接触传播的机会;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丙肝产妇和丙肝抗体阳性产妇的乳汁中存在丙肝病毒可能性小,可以给婴儿喂奶,但如果乳头有破溃出血,则应停止喂奶。需要指出的是,肝炎产妇的唾液中有肝炎病毒存在,故产妇不可口对口给孩子喂食,并要注意消毒隔离。

2、艾滋病: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个阶段(宫内传播、产程传播和产后传播)。产后哺乳也是母要传播的重要途径因为艾滋病感染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我国提出的婴儿喂养政策是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3、感冒:母亲可以母乳喂养,喂奶戴口罩,不要对着婴儿呼吸,需要服药时遵医生指导,若超过38.5摄氏度需要暂停母乳。

4、糖尿病母亲、甲减是可以母乳喂养。

5、结核病母亲:活动性结核期一般不主张母乳喂养、

6、其它一些医学上认为不能母乳喂养的有合并母乳巨细胞病毒感染、疱疹病毒或特殊药物如米非司酮等疾病。

十)、产妇上班后如何坚持母乳养?

1、妈妈上班前的一段时间要学会挤奶和存储乳汁等到上班后,妈妈不在婴儿身边的时候就吃储存的母乳母亲下班回到家里就又可以在乳房上喂。

2、挤奶上班前准备装奶的清洁器皿,挤奶前洗手。方式可采用人工或手动、电动吸奶器挤奶。乳母感觉奶涨挤奶或根据奶量分泌情况,上下午各挤1次,或中午挤奶1次(一侧乳房至少挤压3-5分钟两侧交替,整个挤奶时间在20-30分钟挤奶后乳房柔软)。

3、母乳的保存时间:16-29℃室温下可保存4小时(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指南推荐),在≤4℃的冰箱冷藏室条件下可保存

吸出母乳应存放于经消毒的密封奶瓶或储奶袋中;乳汁吸出后马上放入冰箱或冰包冷藏;冷冻乳汁不能超过容器体积的四分之三;解冻后的乳汁就不能再次冰冻;

4、乳汁加热(1)解冻后的母乳在室温下仅可保存1小时,在冰箱冷藏存放最多可保存24小时。(2)提前从冷冻室里取出放在冷藏室里解冻,也可把乳汁放在室温条件下,或者37℃的温水里解冻,隔水温热,不能用火煮热、微波炉加热。(3)解冻后的母乳不可以重复冷冻。

十一)母乳喂养的误区:

误区1:怕肥胖

现代女性在生育后,大都急切希望能恢复昔日苗条的身材,有不少新妈咪甚至因此在生育后拒绝给婴儿哺乳,理由是怕出现乳房下垂、身材走样等的问题。

产妇大量补充营养才是造成身材走形的主因,正所谓“一个人吃两个人分量”,若能坚持母乳喂养,方可把多余的营养提供给婴儿,保持供需平衡。而且婴儿的吸吮过程反射性地促进母亲催产素的分泌,促进母亲子宫的收缩,能使产后子宫早日恢复,有利于消耗掉孕期体内堆积的脂肪。

误区2:怕劳累

新生儿在出生后20~30分钟之间,吸吮反射最为强烈,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有不少新妈妈奶水不足其中一个原因是对乳房的刺激不足。生产后头一两天,婴儿的吮吸对乳房的刺激,除了能让婴儿适应乳头吮吸的感觉,养成良好的吮吸习惯,也能刺激母乳的分泌,保证哺乳期乳汁的足量供应。无论是顺产或剖腹产,产妇只要掌握正确的抱婴、哺乳姿势,是不用担心扯动伤口的。

误区3:怕疼痛

有的妈咪是因为喂奶时乳房和乳头疼痛,因此不想喂养了,疼痛多是喂养姿势不对导致。

十二):常见问题

1.乳胀怎么办?

热敷乳房,用热水袋、热毛巾热敷乳房,或用热水淋浴,刺激乳头,按摩乳房;用手指轻轻拉动或揉搓乳头; 轻柔按摩或拍打乳房;用指尖从乳房上方向乳头处轻轻叩打,有效吸吮是最好的下奶措施;

2.乳头疼痛或者皲裂怎么办?

不应只含住乳头,应含住大部分乳晕;哺乳后将母乳涂在乳头上,有助于皲裂乳头的复原;不要用肥皂酒精擦洗乳头;在哺乳间隙使用纯羊脂,保持伤口湿润,减少疼痛促进愈合;纠正母亲的抱奶体位及婴儿的含接姿势;严重时暂停哺乳,用吸乳器吸乳,待伤口恢复后继续哺乳。

3.判断婴儿是否吃饱?

喂奶时听到婴儿吞咽声。喂奶前乳房丰满,喂奶后柔软。母亲乳房有流乳的感觉。尿布24小时湿6次以上。婴儿经常有软的大便。喂奶间隔时期,婴儿很满足、安静。婴儿平均体重每天增加18-30克或每周增加125-210克),母乳喂养后安静入睡2小时。

母乳喂养期间如何避孕?

大部分母亲没有月经或者没有规律的月经,但并不代表母亲不排卵。因此进行母乳喂养的同时应该注意避孕。足月阴道分娩后12个月内、剖宫产后24个月内均需严格避孕。对于母乳喂养的母亲,避孕方式可选择工具避孕(避孕套)、宫内节育器避孕(选择不含药物的种类),不宜选用口服避孕药或安全期避孕。

5.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判断黄疸到底是什么类型的黄疸?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感染、溶血、生理性、母乳性)。单纯母乳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母乳性黄疸新生儿精神状态良好,生长发育良好,母乳性黄疸一般来说,绝大多数99%的孩子都不需要治疗,除非是合并母乳有巨细胞、疱疹病毒感染、细菌、病毒感染或者其它病理异常情况才需要停母乳喂养。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

来源:母婴新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