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罗永浩一条微博炸了锅:“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太恶心了!”这句犀利吐槽瞬间冲上热搜,网友炸锅:“原来高价菜全是塑料盒饭?”“西贝人设崩塌了?”
第一幕,罗永浩的“预制菜炸弹”与贾国龙的“绝地反击”
9月10日,罗永浩一条微博炸了锅:“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太恶心了!”这句犀利吐槽瞬间冲上热搜,网友炸锅:“原来高价菜全是塑料盒饭?”“西贝人设崩塌了?”
但48小时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直接甩出狠话:“西贝门店100%没有预制菜,一道都没有!罗永浩的言论已构成诽谤,我们必起诉!”一场价值1800亿的餐饮巨头保卫战,就此拉开帷幕。
第二幕,预制菜的“罗生门”——消费者眼中的“科技狠活”VS企业口中的“锁鲜工艺”
“嫩烤大黄鱼只有鱼片,面汤是隔夜的,牛肉土豆条像泡发的!”罗永浩直播爆料,现场拆穿西贝后厨的“预制秘密”。而贾国龙则搬出国家标准:“中央厨房切配的生料算预加工,不是预制菜!冷冻锁鲜技术比现炒更安全!”
消费者懵了:到底什么算预制菜?
根据2024年新规,预制菜是“预包装熟食”,而西贝的中央厨房切菜、冷冻牛羊肉属于“预加工”,不在禁止范围内。但网友不买账:“说好的现炒锅气呢?这不就是换个名字的料理包?”
第三幕,西贝的“自证清白”与罗永浩的“10万悬赏”
贾国龙连放大招:全国370家门店开放后厨,消费者随便参观;推出“罗永浩同款菜单”,不好吃直接免单。甚至放出狠话:“宁可不做生意,也要辩个是非!”罗永浩反手甩出“王炸”:悬赏10万征集西贝预制菜证据,并直播拆解“冻鱼”配料表:“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这哪是鲜鱼?这是科技腌制品!”双方从微博骂战升级到直播对线,吃瓜群众直呼:“比电视剧还刺激!”
第四幕,西贝的“生死账本”——一天亏300万,1.8万员工何去何从?
“第一天掉100万,第二天200-300万,照这样下去,一个月亏掉一个亿!”贾国龙满脸憔悴,连续两晚失眠。2023年西贝营收62亿,1.8万员工背后是上万家庭生计。
更扎心的是口碑崩塌:网友翻出贾国龙早年高调喊话“预制菜是未来”,如今却死不承认,被讽“打脸啪啪响”。餐饮分析师直言:“这场争议已让西贝损失超10亿市值。”
第五幕,餐饮业的“生死局”——预制菜到底是救星还是毒药?
西贝事件撕开了行业伤疤:
支持派:“没有预制菜,外卖谁来送?连锁餐饮怎么活?”
反对派:“花500块吃添加剂料理包,添加剂泛滥失控,消费者是冤大头!”
灰色地带:中央厨房切配的“准预制菜”成行业潜规则,监管却无明确标准。
贾国龙痛心疾首:“我们用18年建起品牌信任,一句谣言就要毁掉?”贾国龙还在坚持否认西贝有预制菜,而罗永浩振臂高呼:“不能让消费者被蒙在鼓里!”这场争论早已超越企业恩怨,成了中国餐饮业工业化与烟火气的终极对决。
结语,当“锅气”成为奢侈品,我们到底在为什么买单?
西贝与罗永浩的战争没有赢家。消费者要真相,企业要生存,行业要标准——这场混战或许正是推动预制菜立法的契机。毕竟,当“现炒”变成奢侈品,我们失去的不仅是300万一天的营业额,更是对“人间烟火”的最后信仰。
来源:人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