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更换环境的人,其实是弱者?别让“逃避式选择”消耗你的人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4 20:33 1

摘要:刷到过一个扎心的故事:朋友三年换了五份工作,从互联网运营跳到电商直播,再从线下销售转到新媒体编辑,每次离职理由都很相似——“同事难相处”“领导不认可”“行业没前景”。最近一次见面,他又在抱怨新公司“氛围压抑”,说准备回老家考编。

刷到过一个扎心的故事:朋友三年换了五份工作,从互联网运营跳到电商直播,再从线下销售转到新媒体编辑,每次离职理由都很相似——“同事难相处”“领导不认可”“行业没前景”。最近一次见面,他又在抱怨新公司“氛围压抑”,说准备回老家考编。

细想下来,他看似在主动“选择环境”,实则一直在被动“逃离问题”。就像遇到礁石就立刻调转船头的船,永远到不了对岸。其实生活里很多人都在做着类似的事:觉得城市压力大就逃回小城,和伴侣有矛盾就提分手,甚至孩子不适应学校就频繁转学。我们总以为换个环境就能万事顺遂,却忘了真正的强者,从不是“择地而居”,而是“就地扎根”。

想起作家刘震云的经历,他早年在农村插队时,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农活,还得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有人劝他托关系调去轻松的地方,他却没动——白天跟着村民学种地,晚上在煤油灯下写稿子,硬是在贫瘠的环境里熬出了写作的“童子功”。后来他说:“所谓困境,不过是你把注意力放在了‘逃’上,而不是‘破’上。”

真正的强大,从不是躲开风雨,而是在风雨里长出铠甲。那些总想着换环境的人,看似走得很快,实则一直在原地打转——换工作解决不了“不会沟通”的问题,换城市躲不开“缺乏抗压能力”的短板,换伴侣逃不掉“不懂经营关系”的症结。就像一株总被移栽的植物,根系没扎稳,到哪里都是枯黄的样子。

反而见过不少把“绝境”走成“顺境”的人:邻居阿姨退休后被女儿接到大城市,听不懂方言、不会用导航,却没说过“要回去”,每天跟着广场舞队学说话,用手机记公交路线,半年后居然能帮小区老人代买社保;前同事刚做销售时连续三个月没开单,别人都劝他转行,他却抱着客户资料逐字分析,跑遍了城市的大小商户,最后成了公司的销冠。

其实人生哪有那么多“错的环境”,更多的是“不愿面对问题的自己”。就像爬山,你总觉得这座山太陡,换一座山就会好,可真正爬上去的人都知道,每座山都有难走的坡,区别只在于你敢不敢咬着牙往上走。

与其总想着“换个地方重新开始”,不如试着“在原地扎下根去”。遇到问题时别先想着逃,问问自己:“这件事里,我能学到什么?”“如果不换环境,我能做些什么改变现状?”当你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就会发现,原来你以为的“绝境”,不过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毕竟,能照亮人生的从不是换个环境的光,而是你自己手里那盏,越擦越亮的灯。

来源:烨伟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