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同步提高、深化教师读写教学关系认知两个方面分析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本文以上海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为例,有针对性地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两个方面对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提出设计与应用建议,即以阅读为内核,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作为外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朱明雯
摘要: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同步提高、深化教师读写教学关系认知两个方面分析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本文以上海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为例,有针对性地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两个方面对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提出设计与应用建议,即以阅读为内核,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作为外显,实现以写促读。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思读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在此背景下,国内众多小学英语教师发挥创新精神,鼓起实践勇气,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其中,读写结合作为一种在素质教育改革中推进的教学模式,汇聚了小学英语教师的智慧,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还能深化教师对读写教学关系的理解。因此,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已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师研究和思考的重点问题。
一、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同步提高
小学英语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标准,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要求他们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学习策略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阅读习惯不佳、学习方式单一等问题。采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减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同时,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思维的活跃,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李荣华、陈钧 2024)。
(二)深化教师读写教学关系认知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重视阅读与写作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写则是语言输出的主要方式,二者存在共用的语言知识和认知策略,并在情感上相互联系。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够自然地领悟写作技巧,而在写作过程中也能更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的重点。由于读写结合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智慧和方法,而且需要正确地认识到这种认知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束缚,拓宽教学思路。
二、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一)以阅读为内核,实现以读促写
1. 创新阅读活动,夯实语言知识根基
阅读是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基础。《课程标准》从阅读和写作两个维度设定了教学目标。例如,在阅读方面,它明确要求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结束后能够正确认读所学词汇,掌握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并能正确区分英文字母大小写等。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英文发音和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创新设计阅读活动。
(1)掌握正确读音,奠定阅读基础。
以上海牛津版小学《英语》为例,从三年级开始,教材逐渐向学生介绍短元音,而到了四到五年级,则开始让学生接触元音和辅音字母的组合发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无法准确掌握字母的发音,如将 down[daɔn]误读为[dæn],或 welcome[wɛlkəm]中省略[m]的发音。这种发音不准确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需要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为他们的积极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可积极开展音标拼写竞赛、音标绕口令或音标儿歌比赛等(吴琼 2024)。
音标拼写竞赛主要是为了巩固学生对音标的掌握。教师可以提供特定的音标,要求学生两人一组,拼写出正确的单词,或者学生之间相互给出单词或音标,对方写出对应的音标或单词。
音标绕口令即教师根据音标发音编写趣味性的绕口令或儿歌,鼓励学生通过学习绕口令或儿歌掌握音标的发音规律。例如,针对 /u/ 和 /u:/ 的发音,可以展示以下绕口令:“A good cook is looking at a book made of wood about football.” “A fool will have food like noodles in a room near a zoo in the cool afternoon soon,too.”至于儿歌,可以向学生展示以下内容:AaAaAa,大朋友,紧紧挨,伸出两指 / æ//æ //æ /Bb Bb Bb,小老鼠,琴弦拨,抱着琵琶 /b/ /b/ /b/ Cc Cc Cc,过年好,把头磕,红包拿来 /k/ /k/ /k/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音标的掌握,还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运用思维导图,快速拓展英语词汇量。
《课程标准》对不同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如要求小学生在毕业前掌握600—700个英语单词和大约50个习惯用语,并能够用400个单词来表达二级规定的内容。对于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小学生来说,这些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快速且高效地记忆单词,成为小学英语教师研究和思考的重点。思维导图作为链接学生学习思维的可视化工具,能够帮助学生通过联想、思考、搜索建立以核心主题为中心的思维导图,所以可被积极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李洁 2023)。
以上海牛津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Module 2 Me,my family and friends Unit 2 Job为例,该单元向学生展示了多种常见的职业。教师鼓励学生制作以Job为核心主题的思维导图(见下图)。思维导图展示了以-er结尾的多种职业名称。学生通过记忆这个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掌握这些职业名称,还能快速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2. 分层次读句子,理解文本语义表达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通过多样化的读句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词汇和语法的正确应用,还能学会在适当的语境中进行恰当的语义表达。
(1)理解语义表达。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和把握语义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和联想等方法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为了避免学生只关注细节而忽略整体的情况,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大胆地翻译整个句子,然后将他们的理解写下来,以此加强学习效果。例如,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以下句子:“Li Hua was hit by a speeding car while crossing the road with his students. He was thrown out at a distance of about 30 miles and ultimately died on May 1st,Labor Day,despite rescue efforts.”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Who is Li Hua? What happened to Li Hua? How long was the time when Li Hua passed away?
(2)Can you rewrite the short sentence by combining the above three questions?
问题1要求学生结合问题阅读句子,并理解句子的大意;问题2则是在问题1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复述,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2)整理语言结构。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小学生难以理解句意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句子结构的组织方式不熟悉,容易受到一些无实际意义词语的影响,并且按照汉语的思维习惯进行硬性翻译,导致他们难以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围绕某一知识点的多个语言材料,并适当地加入写作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如何组词成句。以“What can you do? / I can ...”为例,教师可以展示以下语言材料:
Dog,dog,dog,what can you do?
I can climb trees.
Horse,horse,horse,what can you do?
I can run after you.
Tony,Tony,Tony,what can you do?
I can ...
在上述语言材料中,前两个问答以儿歌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关键句型,而最后一个问句则要求学生以两人小组的形式进行互问互答。通过儿歌朗诵和互问互答的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句型结构。
(二)以写作为外显,实现以写促读
1. 丰富写作活动,“中式英语”思路纠偏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写作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辅助阅读教学的工具,而且是实现语言输出的主要途径。目前,小学生在写作中仍然存在“中式英语”(Chinglish)的表达问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写作活动来纠正这种写作思路。以上海牛津版小学《英语》为例,从三年级开始,教材逐步增加了读写训练的比重,并鼓励小学英语教师开展绘本阅读写作训练。基于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完成《小学英语同步阅读》等基础阅读训练后,进一步阅读I Went Walking、What Daddies/Mommies Do Best? 和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等英语绘本,以此快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在完成英语阅读后,可以要求学生深入理解阅读内容,并完成句子仿写练习。
例如,在阅读I Went Walking后,教师要求学生参照绘本内容进行仿写。
I went walking.
What did you see?
I saw a gecko on the wall.
又如,在阅读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后,要求学生完成仿写任务。
We went camping now
The golden sun,
A verdant lawn,
A gentle wind ...
2. 创新写作方法,培养以写思读意识
鉴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他们往往对趣味性的活动更感兴趣,也更愿意参与其中。因此,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创新写作方法,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例如,教师可以积极改编对话活动,或开展角色扮演等情境教学,以培养学生“以写思读”的意识(董岩妮 2021)。
以上海牛津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Module 1 My birthday的教学为例,该单元通过“When is your birthday?”对话,要求学生掌握如何询问他人生日及能否参加生日派对的句型。基于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创建“Collective birthday party”的活动情境,要求学生4—6人为一组,对教材中的对话进行改编,并完成小品表演。例如:
S1:The collective birthday party is coming,have we scheduled a date for it?
S2:Friday,after school.
S3:What can you all do for the collective birthday party?
S4:I can draw a blackboard report!
S1:I can go and purchase supplies,such as birthday
cakes,birthday hats,etc.
S2:Can I go with you?
S1:Of course you can!
S3:Then S4 and I will draw the blackboard bulletin together. Let’s arrange it together when you come back!
上述情境对话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不仅增强了教材中对话的表演性,还增加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对话和编演来回顾和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深度学习的效果。
结语
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能力。在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同步提升学生的这两种能力,并加强教师对读写结合教学的理解。以上海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分别对阅读和写作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旨在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提供教学思路和参考模式。
引用文献
董岩妮. 2021. 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8):270-271.
李洁. 2023. ARCS动机模式: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困境的“破解码”[J]. 华夏教师,(33):55-57.
李荣华,陈钧. 2024.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现状调查与改进建议 [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116-120.
吴琼. 2024. 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教学探讨——评《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 中国教育学刊,(1):117.
来源:永大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