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一位厨师找到了建筑中的字母密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8 17:01 2

摘要:序曲:与“9”有关我叫树斌,居住在上海,是一名与食材打交道的厨师。每天,我都在天没破晓时出门,踩着熹微的晨光,在人们梦醒之前,赶向案板与炉灶之间,倒背如流的菜谱、油烟机的轰鸣声……构成了我机械忙碌的日常。但那只是一部分的我,另一部分的我,是脱下沾满油烟的工作服

序曲:与“9”有关

我叫树斌,居住在上海,是一名与食材打交道的厨师。每天,我都在天没破晓时出门,踩着熹微的晨光,在人们梦醒之前,赶向案板与炉灶之间,倒背如流的菜谱、油烟机的轰鸣声……构成了我机械忙碌的日常。但那只是一部分的我,另一部分的我,是脱下沾满油烟的工作服后,穿梭在城市里手执无人机的我。因此,我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生活中找到了另一种快乐。

2023年3月,我开启了一段独特的旅行——“魔都密码”字母系列建筑的拍摄征程。那是一场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漫游,历时3个月,如同层层通关的游戏,每突破一个“关卡”,都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其实在拍摄字母系列建筑之前,我已经完成了数字系列建筑的创作。最早是2022年10月的一天,我站在松江佘山的某个角落,手持无人机遥控器,航拍欢乐谷的景色。突然,一个金灿灿的、造型独特的屋顶映入眼帘。定睛一看,竟是隐藏在建筑屋顶上的数字“9”。站在地面上时,完全无法察觉到这座建筑设计的精妙之处,只有从高空俯瞰,才能发掘其中隐藏的惊喜。也是在那一刻,我萌生了航拍数字建筑的想法。数字“9”如同序曲一般,拉开了这次创作的帷幕。

随着拍摄的深入,我开始留意城市中那些与字母相关的建筑,它们和数字建筑一样,有着各自的风格与意义。数字系列建筑数量有限,而字母在形式和数量上更为丰富,这让我产生了航拍字母系列建筑的想法。拍摄对象也从数字建筑转变成了字母建筑,渐渐地,我发现每一座与数字或字母元素相关的建筑,都是城市中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符号,它们以独特的造型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历史与发展脉络。

拍摄这些建筑,并非是用无人机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飞行,大海捞针。

此前,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首先是在卫星地图上检索,一点一点地搜寻城市里的每个角落。这个过程中,每当我发现一座建筑的外形与某个字母相似,都会兴奋不已,仿佛找到了惊世骇俗的宝藏。

A、B、C……这些相对简单的字母很快就被我锁定,26个字母中最难找的是“N”和“Z”,因为形状复杂,无法匹配到形似的建筑,几乎让我陷入了困境,甚至一度怀疑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建筑。幸运的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最终“26个字母”都被我一一收入无人机的镜头中。此外,有些字母建筑的位置偏远,为了拍摄它们,我不得不多次往返城市的不同区域,从寻找目标、确定机位到完成航拍,整个过程耗时3个月。集齐26个字母建筑时,所有的付出与奔波都化作了满满的成就感。

以下,我将这26座建筑罗列出来,或许人人都见过,人人都知晓,但抬头看与低头看,却是全然不同的风景。

A: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B:十泽道院;C:东方体育中心;D:上海中心大厦;E: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F: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宝山大华实验学校;G:上海天文馆;H: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院;I:上海环球金融中心;J:肯辛顿花园(泰晤士小镇);K:西岸国际传媒港;L:上海市陆行中学;M:瑞金医院(5号楼);N:丰和雅苑2期;O:源深体育中心;P: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Q:上海光源;R: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实训楼;S:东华大学(松江校区)综合实验楼;T:泰晤士天主堂;U:九六广场;V:临港中心;W:瑞金医院(新6号楼);X:金茂大厦;Y:世博会博物馆;Z:中国航海博物馆。

谢幕:做有温度的菜品与作品

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是“隐形杀手”,它们会对无人机信号产生干扰。我在拍摄字母“D”——上海中心大厦时,由于建筑很高,如果选择从地面起飞,可能会遇到未知的风险。以防万一,我爬上白玉兰广场楼顶,起飞无人机。待无人机达到一定高度时,遥控器屏幕上的图像突然卡顿,信号出现了波动,那一瞬间,我捏了把汗,迅速预设了无数种后果:信号丢失、无人机失控,甚至连“炸机”的画面我都在脑海中模拟了出来。后来信号终于恢复,尽管信号失联的时间并不长,我的心脏还是“扑通扑通”跳了很久。我紧紧握住遥控器,快速让无人机在高空中捕捉上海中心大厦的顶部全貌。拍完后按照预设的返航路线,小心翼翼地操控无人机返回。我抬头望向天空,用目光搜寻无人机的影子,心中分外忐忑。起初没看到什么东西,只有干净的蓝天,渐渐地,一个微小的黑点出现在视野中,我的心随之豁然开朗。而后小黑点缓缓靠近,轮廓逐渐清晰,最后稳稳着陆在我的面前。

在所有字母建筑当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天文馆的屋顶形状——一个巨大的“G”形。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我在天文馆附近的一片空地上起飞了无人机。随着无人机高度上升,天文馆的屋顶形状慢慢地清晰起来。从空中俯瞰,这个“G”形结构的建筑线条流畅而富有动感,在设计上巧妙地将星球、宇宙、月亮等元素融合其中,整体就像行星在宇宙中运行的轨迹。并且整个屋顶的材质和色彩搭配十分和谐,采用银色、灰色等冷色调,营造出宇宙的浩瀚深邃之感。

比起难以寻找的复杂形状,字母“Y”的拍摄就比较幸运,甚至可以在“双生子”中选择喜欢的那一个。事先在卫星地图上搜索时,我锁定了两个“Y”形字母建筑。一个是世博会博物馆,一个是张江科技大学附近的一座建筑。同样的Y形建筑,在无人机俯瞰视角下,世博会博物馆的屋顶线条更加流畅优雅,尤其是湛蓝的色调,仿佛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城市中。最终我决定选择世博会博物馆作为26座字母建筑中的一座。

这之后,我心血来潮,将完成的这组“字母建筑”作品发布在网络上。原本只是一次纯粹的自娱自乐,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一时间竟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我的字母系列建筑作品被各大平台推荐,官方平台的点赞数、评论数和转发数呈指数级增长,每刷新一次页面,数字就跳跃式上升。那些瞬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震惊。最让我惊喜的,是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转发了我的作品,并用英文写了一段评价:“What messages can we decipher from the alphabet in Shanghai's architecture? Let's explore the international elements woven into this vibrant city!”

我翻看这条转发下的评论,那些来自陌生人热情洋溢的留言与毫无保留的夸赞,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摄影所蕴含的强大力量——能够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引发人们的共鸣。有些朋友开玩笑说这次破天的富贵千万不能错过,然而,惊喜与感动之余,只有我知道,这些突如其来的流量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给我带来关注的同时,也让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开始对未来的创作充满担忧,害怕自己无法超越这次成功,害怕辜负大家的期待,而这种压力一度让我陷入创作瓶颈。

因此,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初衷,提醒自己不要被外界的声音左右,而是要去享受创作的过程。“字母系列建筑”作品意外走红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不是终点。这场“魔都密码”的探索之旅结束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在那方充满油盐的狭小天地,制作有温度的菜品,也会继续探索摄影的无限可能。

作者简介

2020年,上海市残联无人机操控大赛消费级无人机第三,取得了参加全国残疾技能精英赛的资格。2023年的山东站,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的亚军。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