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高久恒做了一个让很多人不理解的决定。在公务员系统兢兢业业工作了18年、拥有20年党龄的他,毅然辞职,投身中药材行业。身边有人说他“疯了”,有人说他“不切实际”,但他心里清楚:“药材虽小,事关民生。我是党员,我得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一句话,一颗心,一辈子的承诺。
他说:“我是党员,我不能只端铁饭碗,更要为群众找饭碗。”
2019年,高久恒做了一个让很多人不理解的决定。在公务员系统兢兢业业工作了18年、拥有20年党龄的他,毅然辞职,投身中药材行业。身边有人说他“疯了”,有人说他“不切实际”,但他心里清楚:“药材虽小,事关民生。我是党员,我得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朴素却有力:“我就想帮农民多挣点钱,帮种药材的地方真正富起来。”
于是,“高久恒说药材”(原“高鹏说药材”)就这样诞生了。没有资本加持,没有团队包装,只有他一个人,一部手机,一个信念。他从零开始写文章、拍视频、开直播,讲药材行情、种植技术、市场趋势,一步一步搭建起一个连接药农、企业与市场的中药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一、从“被骂”到“被信”,他用真话杀出一条血路
起步并不顺利。行业里信息不透明、价格波动大,他一说真话,就动了某些人的蛋糕。
有一次,他公开预测某一药材品种即将跌价,建议农户谨慎扩种。结果,一夜之间,他遭到大规模网暴。有人说他“哗众取宠”,有人说他“别有用心”,甚至有人发私信威胁他“别再乱说话”。
那段时间,他整夜失眠。但他从没后悔。“如果我怕得罪人,就不配做这个平台。党员不说实话,谁还说?”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药农因为他避免了损失,企业因为他的信息做出正确决策。粉丝从几百涨到几万,再到如今的35万+。平台年度流量跃居行业前列,成为不少药材人每天必看的信息源。
二、不做“网红”,做“实红”
他始终坚持“先服务新疆,再辐射全国”。新疆药材资源丰富但产业基础弱,他带头组织技术培训、产销对接,帮助地方政府打造地域品牌,带动数千户种植户实现增收。
他说:“我不是来做生意的,我是来做服务的。”
旗下“中药材产地直供一体化服务中心”已服务全国数百个地方政府、数千家企业、超万名种植户。不少粉丝说:“高老师的话,我们信!”
三、从药材到健康,他的“破圈”才刚刚开始
如今,他不再只是一个“说药材”的人。他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
他正在推动三大板块:
中医药特色酒店,让旅客从住宿开始体验中医文化;
中草药数字化交易平台,用技术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公平交易;
中医药养生街区,打造集文化、体验、消费于一体的线下场景。
很多人说他“跨界太大”“风险太高”,但他笑着说:“党员最不怕的就是挑战。药材是根,健康是果,我要让中医药从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
四、党龄20年,他依然是那个“种地的人”
有人问他,后悔辞去公务员吗?
他摇摇头:“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现在我也是在做同样的事,只是换了一个战场。”
20年党龄,于他而言不是资历,而是承诺。
他说:“只要粉丝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说下去、做下去。药材行业需要真话,中医药需要真心人。”
文末,他留下一句简单却沉重的话:
“我不是什么专家,我只是一个愿意为药农说话、为中医药做实事的普通党员。”
这条路,他走了五年,依然在路上。
而这条路,正在因为他,变得不再一样。
来源:高鹏说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