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 月 3 日,张雪峰在组织员工观看九三阅兵后情绪激昂的演讲视频,像一颗炸弹扔在了网络上。这位靠着指导家长给孩子 "抢升学资源" 发家的教育网红,信誓旦旦地说公司账上已预留好这笔钱,就等那一天到来。
"枪一响,我个人捐 5000 万,公司再捐一个亿!"
9 月 3 日,张雪峰在组织员工观看九三阅兵后情绪激昂的演讲视频,像一颗炸弹扔在了网络上。这位靠着指导家长给孩子 "抢升学资源" 发家的教育网红,信誓旦旦地说公司账上已预留好这笔钱,就等那一天到来。
可网友们并不买账,评论区里一片冷嘲热讽:"您这捐的哪是钱啊,分明是普通人的命!" 更有人尖锐指出:"真到那时候,您早带着家人润出国了,留着我们当炮灰?"
短短几天,这场 "爱国捐款" 的表态彻底翻车,成了全网群嘲的对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熟悉张雪峰的人都知道,他向来是争议体质。从早年调侃西南大学 "兽医专业" 被学生怒怼,到去年说 "报新闻学就打晕孩子" 被教授公开批评,再到今年天价志愿填报服务被质疑饥饿营销,这位教育网红似乎总在风口浪尖上打转。
但这次不一样。
9 月 5 日,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张雪峰在直播间硬刚:"当地网信办都找我了,但我怕就不会说,说了就一定做到!" 话虽霸气,可网友们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人扒出他刚花近 40 万元给女儿注册商标,从 "军火烟火" 到 "通信服务" 无所不包;还有人记得他说过 "女儿去哪个银行工作,就把上亿存款转过去" 的豪言。
一边是对普通人 "读书改变命运" 的谆谆教诲,一边是自家孩子早已铺好的金光大道;一边是天价研学营、志愿填报服务赚得盆满钵满,一边是高喊着要为战争捐款 ——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 "5000 万捐款" 听起来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
有家长算过一笔账:张雪峰公司最便宜的志愿填报服务也要 8999 元,最贵的 "圆梦卡" 卖到 17999 元,还得靠抢。就这,2024 届的名额早就售罄,连 2026 届都被抢光了。靠着这些 "教普通人怎么抢资源" 的生意,他一年分红几千万不在话下,如今喊出 "捐 5000 万",确实算不上伤筋动骨。
更让网友不舒服的是,张雪峰这番话恰逢加沙饥荒被联合国正式确认的敏感时期。就在他激情演讲的前几天,联合国刚刚宣布:加沙已有 50 万人陷入饥荒,这是中东地区首次出现如此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那些在废墟里抢空投物资的孩子,那些因为营养不良死去的婴儿,成了这场 "爱国宣言" 最讽刺的背景板。
战争里的真相:谁在牺牲?谁在避险?
张雪峰可能没细想过,他口中轻描淡写的 "枪响",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在俄乌战场,那些从西伯利亚土坯房里走出的年轻人,抱着 "200 万卢布卖命钱" 的希望参军。可前线的现实是:冲锋像送快递一样送死,要么战死沙场,要么沦为俘虏,承诺的抚恤金更是杳无音信。他们中很多人不是为了什么宏大理想,只是想给家里换点过冬的煤,给孩子买双新鞋。
而加沙的现状更让人揪心。2025 年 8 月的最新数据显示,这里超过 50 万人正挣扎在饿死的边缘,86% 的农田被战火摧毁,只剩下 1.5% 的土地还能耕种。每天,成千上万的人要仰着脖子等运输机空投食物,一个面包就能引发哄抢。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今年已有 29 名 5 岁以下儿童死于营养不良,还有 12000 名孩子患上急性营养不良。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痛心地说:"这绝非天灾,而是人祸!" 当张雪峰们在直播间喊着 "枪响就捐钱" 时,加沙的孩子们连完整的学校都没见过,老人在废墟里连个安稳觉都睡不上。
更讽刺的是,那些平时喊得最凶的 "主战派",往往是跑得最快的人。网友们扒出的规律很扎心:鼓吹战争的人,早就把家人送出国、资产转移到海外;而信了他们口号的普通人,只能揣着热血上战场,最后变成新闻里的 "阵亡数字"。
就像张雪峰,一边喊着 "捐钱参战",一边把女儿的名字注册成商标,从 "化学原料" 到 "乐器" 门类齐全。这种操作很难不让人怀疑:真到枪响那天,他会不会早就带着家人和财产,在某个发达国家喝着咖啡看新闻?
爱国不是生意,和平需要理性
这场争议的核心,其实不是张雪峰捐不捐得起 5000 万,而是 "爱国" 不该被这样轻佻地消费。
经济学家宋清辉直言不讳地批评这种行为是 "表演性爱国"。确实,当爱国成了流量密码,当战争成了生意筹码,最受伤的永远是普通人。那些在俄乌战场送命的士兵,哪个不是别人的儿子、丈夫、父亲?那些在加沙挨饿的孩子,哪个不是父母的心头肉?
张雪峰可能忘了,他的粉丝里有多少普通家长。他们省吃俭用攒钱买他的志愿课,只是希望孩子能有个好前程。可他这番言论,相当于告诉这些家长:你们辛苦培养的孩子,在我眼里可能就是未来战场上的炮灰。
真正的爱国从来不是喊喊口号、捐捐钱那么简单。看看加沙废墟里坚持上课的老师,看看俄乌边境救助难民的志愿者,他们没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却在用行动守护着最朴素的和平。就像网友说的:"爱这个国家,就该拼命避免战争;为百姓着想,就该呼吁对话克制。"
5000 万很多吗?确实不少。但这笔钱买不来加沙孩子的书包,换不回俄乌士兵的生命,更弥补不了战争带给普通人的创伤。当张雪峰在直播间激情澎湃的时候,加沙的母亲正抱着饿得哭不出声的孩子,西伯利亚的农妇还在等参军的儿子寄钱回家。
我们这代人何其幸运,没经历过战争的苦难。但这不是我们可以轻飘飘谈论战争的理由。那些在战火中失去一切的普通人,曾经也和我们一样,有平凡的梦想,有温暖的家庭。
战争从来不分胜负,只分幸存者和死者。
而死者,永远是普通人。
张雪峰可以玩“捐钱游戏”,但请记住:
你捐的不是钱,是无数家庭的生计、青春和未来。
终有一天,当回旋镖飞回来,希望他还能笑着说出那句:“枪响了,我捐!”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