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几年,“极端女权” 的声音在网络上越来越响,本该理性讨论的性别话题,渐渐被带偏成了骂战,整个网络环境也变得乌烟瘴气。现在随便打开手机刷内容,总能刷到挑动 “性别对立” 的视频和帖子,其中小红书算得上是重灾区 —— 打开平台,这类内容往往藏在 “女性成长”“
最近几年,“极端女权” 的声音在网络上越来越响,本该理性讨论的性别话题,渐渐被带偏成了骂战,整个网络环境也变得乌烟瘴气。现在随便打开手机刷内容,总能刷到挑动 “性别对立” 的视频和帖子,其中小红书算得上是重灾区 —— 打开平台,这类内容往往藏在 “女性成长”“情感分享” 的标签下,点进去全是带节奏的话术。
不少博主打着 “女性独立” 的幌子,根本不是分享真正的平等观念,而是到处引战、灌输歪曲的价值观 —— 把正常的婚姻家庭关系抹黑,把男女之间的互助说成 “剥削”,就为了博眼球赚流量。
终于,官方都看不下去了 —— 直接点名批评小红书,勒令平台限期整改。消息一出来,全网一片叫好,不少人说 “早该管了”,到底是什么事让大家这么解气?
说到底,还是 “天下苦极端女权久矣”。根据官方通报,小红书没尽到内容管理的责任,平台热榜上全是三观不正的对立内容和鸡毛蒜皮的琐事,长期下来严重破坏了网络环境,所以监管部门不仅责令整改,还处理了相关负责人。虽然官方通报里重点提了 “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但明眼人都清楚,这只是小红书问题的冰山一角 —— 真正让大家无法忍受的,是平台上长期泛滥的 “极端女权” 言论,这些内容比明星八卦的危害大多了。
平台上有一大批博主,根本不靠正经内容吃饭,就靠挑拨离间、制造性别对立为生。这些人就像网络毒瘤,整天在网上煽动男女对立,把原本该互相理解的两性关系,搅得乌烟瘴气。他们说的那些话更是离谱,正常人根本想不出这种逻辑。
就像有人说 “别给男人生孩子,女性当免费保姆是自我贬低”—— 这些人把生育说成是 “男性对女性的剥削”,还鼓动女性集体反抗,甚至偷换概念,把妻子的家庭角色污名化成 “免费保姆”。按这逻辑,生孩子像是给男人 “打工”,男人还得付钱才行。这种颠倒黑白、反而物化女性的言论,和早年韩国极端女权搞的 “子宫罢工” 简直如出一辙,她们完全看不见男性在婚姻里的付出,总把自己当成 “永远的受害者”。
还有人说 “战争就是男人的事,男人就该保护女性”—— 在她们眼里,男性在社会里好像可有可无,甚至是 “可以随时抛弃的”,所以男人必须义务保护女人和孩子,女性却完全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连保家卫国上战场都和自己没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人坚持 “生孩子必须随母姓”,甚至在网上公然说 “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在这种极端逻辑的支撑下,她们的行为也越来越离谱。
从拿 “堕胎男婴” 当 “荣誉宣言”,到公然偷拍男性搞所谓 “复仇行动”;从抵制所有男性相关商品的 “消费罢工”,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 “厌男” 辱骂 —— 她们还把全体男性污名化成 “潜在强奸犯”,这类离谱言论在小红书上越传越广。这些言论直接导致很多女性对男性产生敌视,甚至出现了 “地铁诬告男性偷拍” 的恶性事件。更极端的人还喊着 “不结婚、不生育、不恋爱”,连家里的男性亲人都不交流,出去吃饭不接受男性服务员服务,买东西也不选男性商家的商品。
在她们眼里,好像所有男性都 “该死”,连自己的父亲都被列入 “敌对阵营”。打开小红书,经常能看到她们用最恶毒的话咒骂全体男性,把个别渣男的问题,直接上升到对整个男性群体的攻击。在平台的某些小组里,她们还会 “系统性建构理论”,把所有社会问题都硬扯成 “性别压迫”。
在这种煽动下,有些女性把婚姻当成了 “阶级跃迁的工具”,一边索要天价彩礼 —— 比如网传 “江西彩礼高达 88 万”,一边婚后又拒绝履行家庭责任。
这样做的后果很明显:男性的婚姻成本越来越高,结婚意愿暴跌,不少男性开始恐惧婚姻;原本稳定的家庭结构受影响,连社会稳定性都遭到冲击。所以这次小红书被查,网友才会纷纷庆祝,评论里满是 “早就该管了” 的声音,字字句句都透着 “天下苦极端言论久矣” 的怨气。
不光在网上煽动,有些极端分子还把目标对准了现实生活。比如前段时间,四川大学女研究生网暴农民工大叔的事,全网都知道。一个朴素的农民大叔,就因为在地铁上看了几眼手机,就被无端怀疑 “偷拍”。那个女生直接蛮横地夺过大叔的手机检查,明明没找到证据,还是把大叔的照片发到网上,给人家扣上 “猥琐偷拍男” 的帽子,影响特别恶劣。
还有最近的北京环球影城事件:一位黑衣女子正悠闲地刷着小红书,琢磨着等下打卡哪个项目,没成想被两名女士误会成偷拍,还要求翻看她的手机。好好的心情全没了,黑衣女子又委屈又生气,当场就炸毛了:“我看小红书碍你啥事了?我有病例证明,你们想逼死我啊?” 那两位女生也懵了,赶紧道歉,本以为这事就过了,结果其中一个女生补了一句:“我以为你是个男的!” 这话一出来,不光黑衣女子蒙了,屏幕前的男同胞估计都觉得 “膝盖中箭”—— 现在男性已经不是一种性别,反倒成了 “原罪”?
其实这种事近几年越来越多,比如前两年成都的一起:一个男生因为鞋子鞋面反光,被两位女士怀疑偷拍。警察来了检查半天,啥证据都没有,可那两位女士就轻飘飘说句 “对不起”,然后就走了。而那个男生呢?为了维权跑了好几年,工作丢了,女朋友也分了,到最后也没讨回公道,连原本的生活都毁了。说到底,现在极端女权的影响,已经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还有些人,打着 “男女平等” 的旗号,干的却是制造性别对立的事。在她们眼里,男性就是 “潜在的犯罪者”,就该比女性低一等。可她们没意识到,极端女权对一个国家的危害,其实是致命的。最直接的就是男女对立加剧,年轻人结婚意愿越来越低。就像日本和韩国,现在很多年轻人直接拒绝结婚、拒绝生育。
韩国的生育率甚至降到了 0.72,意思是一个女性一辈子平均只生 0.72 个孩子,联合国专家都断言,照这趋势,韩国可能会成为全球首个自然消亡的国家。日本年轻人更极端,干脆躺平,男性集体回避婚恋,整个国家陷入严重的老龄化,社会福利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更严重的是,现在某些平台的极端女权言论,已经开始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比如有人在网上大肆宣扬 “子宫摘除术”,说这是 “摆脱生育压力和痛经的解脱办法”。
可最可怕的是,这些离谱言论真的让一些年轻女孩信了 —— 有些涉世未深的姑娘真的被误导,甚至平台上还出现了所谓 “子宫切除潮”,大批宣传切除子宫的文章铺天盖地传播。这种恐怖的价值观还能 “人传人”,说起来真的让人觉得后怕。
所以说,打击这种极端思想,已经刻不容缓了 —— 要是再不管,谁也不知道这些极端女权未来还会干出什么事。对监管部门来说,这次查处小红书是个好开始,但净化网络不能只靠监管,还需要更多人加入进来,一起抵制极端言论,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 “毒瘤” 不再威胁我们的社会!
打击极端女权,绝对是利民利国的好事。要是让这股歪风继续蔓延,整个社会都得乱套 —— 毕竟不管是谁,都想生活在一个和谐、平等的环境里。但真正的平等,从来不是靠 “踩低一个群体” 来实现的,而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要是只想着让一个群体压过另一个群体,最终只会加剧对立,没有任何好处。
来源:一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