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递员/外卖员未签合同,如何证明劳动关系?核心证据:需证明三要素。人身从属性:固定站点考勤、系统派单、着装规范(如美团工服)。经济从属性:工资由公司账户按月发放(非按单结算),社保由公司代缴。组织从属性:工作内容属主营业务(如快递配送属快递公司核心业务)。风险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人社部《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
一、入职与合同订立(6问)
1.快递员/外卖员未签合同,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核心证据:需证明三要素。
人身从属性:固定站点考勤、系统派单、着装规范(如美团工服)。
经济从属性:工资由公司账户按月发放(非按单结算),社保由公司代缴。
组织从属性:工作内容属主营业务(如快递配送属快递公司核心业务)。
风险提示:若以“劳务合作”名义规避劳动关系,但实际用工符合三要素,仍需承担劳动法责任。
2.签《劳务合作协议》能否排除劳动关系?
认定规则:协议名称不影响性质,需穿透审查实际用工关系。若协议包含考勤、奖惩、固定薪资等条款,仍按劳动关系处理。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虚假意思表示条款无效)。
3.超龄务工人员(未享养老保险)能否认定劳动关系?
统一规则:首次进城务工且未享养老保险的,符合三要素即认定劳动关系。
实务注意:退休返聘人员不适用,但超龄未退休人员可主张工伤保险待遇。
4.补签劳动合同能否免除二倍工资?
分情形处理:
有效补签:倒签至实际用工日且员工无异议,免除责任。
无效补签:仅补签当日日期或强迫签署,仍需支付用工满1个月至补签前的二倍工资。
5.电子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生效要件:
可靠电子签名(如数字证书、时间戳);
可下载、可留痕(含签署IP、时间记录)。
常见误区:微信聊天记录“同意入职”不构成有效合同。
6.入职登记表能否替代劳动合同?
合规条件:
包含《劳动合同法》第17条必备条款(合同期限、薪资、社保等);
双方签字并各执一份。
风险提示:缺少核心条款或仅单位留存,仍需支付二倍工资。
二、薪酬与工时(6问)
1.非全日制用工超时如何处理?
法定标准:每日≤4小时,每周≤24小时,超时按全日制用工处理,需补缴社保及支付经济补偿。
举证责任:员工需提供考勤记录、工资流水证明超时。
2.“包薪制”能否免除加班费?
折算规则:包薪工资需覆盖正常工时+法定加班费,否则需补足差额。
示例:月薪8000元含40小时加班,折算时薪需≥当地最低工资。
3.“996”加班费能否用奖金抵扣?
性质区分:奖金属福利性报酬,与法定加班费无关,员工可同时主张。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44条(加班费强制支付)。
4.居家办公加班如何举证?
证据链:
任务指令(微信/邮件);
工作痕迹(系统登录日志、邮件发送时间);
佐证(同事证言、水电使用记录)。
5.公司单方实行特殊工时制是否有效?
生效前提:需经人社部门审批,否则按标准工时计算加班费。
滥用后果:超时部分需支付1.5-3倍工资。
6.停工停产首月工资如何发放?
分阶段处理:
首月:按正常工资支付;
超过一月:提供劳动按最低工资,未提供按80%生活费。
三、调岗与变更(5问)
1.组织架构调整调岗,员工能否拒绝?
合法调岗三要件:必要性(真实经营需要)、合理性(岗位关联性)、待遇无降。
员工权利:调岗不合法可拒绝并要求赔偿(2N)。
2.不胜任工作直接降薪是否合法?
法定程序:需先培训或调岗,二次考核仍不达标方可解除,否则属违法降薪。
3.合同约定“公司可随时调岗”是否有效?
条款效力:排除劳动者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无效,调岗需协商一致。
4.公司迁址导致通勤增加2小时,员工能否索赔?
重大变化认定:通勤增加≥2小时且无补偿,可主张经济补偿(N)。
5.产假返岗被调至边缘岗位是否合法?
三期保护:调岗需协商一致且待遇不降,否则可恢复原岗或索赔。
四、解除与终止(8问)
1.拖欠工资多久可被迫离职?
触发条件: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事实即可,无需等待次月,但需书面催告。
2.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需举证哪些?
四项证据:
入职时书面录用条件;
考核标准及结果;
改进记录;
解除通知。
3.员工失职造成损失能否直接解雇?
三要件:损失重大、主观过错、制度对应“严重”情形,缺一即违法。
4.末位淘汰解除是否合法?
明确规则:末位≠不胜任,需先调岗或培训,否则属违法解除。
5.虚假学历入职,公司能否解雇?
处理时限:需在入职后6个月内核查并处理,逾期解除可能违法。
6.未通知工会单方解除如何补救?
程序补正:一审起诉前补正通知程序,否则支付赔偿金(2N)。
7.医疗期满解除需哪些步骤?
流程:劳动能力鉴定→支付N+1及医疗补助费→解除合同。
8.合同到期未续签继续用工风险?
二倍工资:满1个月起算,满1年视为无固定期限合同。
五、社保与福利(3问)
1.自愿放弃社保声明是否有效?
法律后果:声明无效,公司需补缴社保并承担滞纳金,员工可据此离职索赔。
2.未缴公积金能否劳动仲裁?
处理途径:属行政争议,应向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仲裁不予受理。
3.工伤私了协议低于法定标准是否有效?
显失公平:员工1年内可申请仲裁补足差额。
六、平台与新业态(2问)
1.外卖骑手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关键审查:管理主体(考勤、计薪、奖惩),外包公司担责,平台连带责任。
2.主播与MCN机构是否劳动关系?
认定标准:人身从属性(工作时间、内容、收益分成),强管控则属劳动关系。
适用对象:企业HR、企业管理者、劳动者
评估维度:招聘入职、合同管理、薪酬工时、调岗解除、社保福利、特殊用工
来源:灏元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