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9月,都是美国大豆丰收的季节,以往来说,在这一个中国买家会大量收购美国大豆,但今年却几乎没有订单。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每年9月,都是美国大豆丰收的季节,以往来说,在这一个中国买家会大量收购美国大豆,但今年却几乎没有订单。
为什么?因为特朗普毫无理由的关税政策,毁掉了自家的大豆市场……
根据美国大豆协会的数据,中国这个往年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60%的最大客户,在今年9月的收获季中竟然一单未下。
图丨美滥施关税致该国大豆销量一周骤降50%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8月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喊话,要求中国将美国大豆采购量增加三到四倍,但中方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这一情况导致美国豆农陷入困境,伊利诺伊州和艾奥瓦州等农业州的农民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大豆,面临严重的财务压力。
中国不再购买美国大豆的主要原因在于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随后迅速将税率提高至34%。
图丨美国总统特朗普
作为反击,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对等关税,使美国大豆对华出口的实际税负高达94%。这意味着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上彻底失去价格竞争力。
加税后的美国大豆到岸价高达776美元/吨,而巴西大豆价格稳定在380-400美元/吨,每吨价差超过30美元。
除了价格因素,中国还设置了技术壁垒。中国要求进口大豆与美国产转基因品种在3个关键基因上存在差异,这直接堵死了美国通过第三国转口的路径。
图丨巴西总统卢拉
同时中国还采用了区块链溯源技术,防止美国大豆冒充巴西产品。这些措施使得美国大豆很难再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早已为摆脱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做好准备。海关总署2025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单月进口大豆达1227.9万吨,1-8月累计进口量高达7331.2万吨。
其中巴西目前占据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71%,单月占比甚至达到惊人的86.6%。2024年,巴西对华出口大豆7465万吨,占中国总进口量的71%。
2025年上半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额已达190亿美元,占其全球出口总额的75.2%。
中国不仅增加了从巴西的进口,还开拓了其他供应渠道。今年9-10月,中国提前锁定了800万吨巴西大豆,还从阿根廷采购了410万吨。
此外中国与俄罗斯联手开辟新市场,俄罗斯非转基因大豆直供中国,2025年预计突破60万吨。8月份从南美进口的大豆占比已超过90%。
图丨俄罗斯圣彼得堡港口
这些举措使得中国能够完全避开美国大豆,而不影响国内市场需求。
美国豆农面临的困境不断加剧。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已跌破10美元/蒲式耳,远低于成本价。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在致特朗普的信中直言:“美国豆农无法撑过与我们最大客户长时期的贸易纠纷”。
图丨美国农业巨头嘉吉公司总部
农业巨头嘉吉、ADM等公司联合警告称,如果秋收前不能恢复对华出口,中西部农村可能失去15万个工作岗位。
大豆出口为美国农业、制造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创造了超过23.1万个就业岗位,对华大豆贸易的中断将波及全美多个行业。
面对国内压力,特朗普将希望寄托在10月底韩国庆州举行的APEC峰会上。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暗示,希望在峰会期间与中方领导人会面。
图丨APEC组织峰会成员国
美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双方经贸团队保持着“建设性对话”,预计将在11月前举行新一轮高级别会谈。
但中方态度明确:不改变认知、不尊重底线,就免谈。即使在“暂停加税”窗口期,美方仍维持10%的基础关税,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中方早已熟悉。
贸易战不仅限于大豆领域。在稀土方面,美国80%的稀土加工依赖中国。特朗普曾威胁对中国稀土磁铁加征200%的关税,但中方随即限制稀土出口,导致国际价格暴涨3倍。
图丨中国云南稀土矿山
特斯拉、福特等车企急忙向白宫请愿,要求收回成命。美国军工企业也因稀土磁铁短缺出现交货延迟。
中美大豆贸易争端正在重塑全球农业格局。过去美国掌握着农业出口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但现在新兴市场正在崛起。
中国通过“高关税+技术壁垒+替代供应链”的三重策略,不仅稳定了市场,也建立了相对安全的粮食供应体系。
图丨国产大豆种植
国内方面,中国实施“大豆振兴计划”,2025年产量预计达到2100万吨,饲料配方也进行调整,减少豆粕使用量,部分替换为棉籽粕和菜籽粕。
根据德国汉堡的《油世界》分析,中国大豆加工商在至少直至2025年底前,都能够通过从南美进口以及动用庞大的国储库存来满足需求,因此在此期间购买美国大豆的可能性极低。
2025年9月至12月期间,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达到3560万吨,同比增长100万吨。其中高达3450万吨将来自南美,巴西占到2700万吨。
图丨卢拉称巴西不是附庸,将以多边规则与谈判应对美高关税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此期间从美国进口数量预计为零,而去年同期美国对华大豆出口超过900万吨。
巴西在这场贸易争端中虽然获得巨大利益,但也面临新的挑战。巴西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已经引发部分经济学家的担忧。
一旦中方政策调整或市场波动,巴西恐将陷入“单一市场风险”,加之东南部港口运力紧张,基础设施瓶颈迟早会成为增长的天花板。
图丨喘士各界批评美国关税政策“荒谬”“危险”
美国正在寻求其他市场来弥补中国市场的损失。2025年7月,美日达成农业协议,东京承诺购买总额达8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包括玉米、大豆、化肥、生物乙醇及可持续航空燃料。
日本也计划拓展农业进口用途,不仅用于饲料,还考虑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和更广泛的农工产业。但要完全弥补中国市场留下的缺口几乎不可能。
中美大豆贸易争端的结果表明,中国已经基本完成对美大豆的“脱钩”,通过多元化进口战略降低了对美国的依赖,增强了粮食安全。
图丨日本农工产业工厂
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黄金时代似乎已一去不返,中美贸易战不仅改变了双边农产品贸易,更深刻重塑了全球大豆供应链格局。
参考资料:
1.《大豆玉米大丰收,美国农民更欲哭无泪:中国一船都没买……》2025-08-22 11:48 | 来源:观察者网
2.《采购量激增,巴西取代美国成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2025-04-15 12:00 | 来源:界面新闻
来源:老徐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