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青年报社的一项调查显示,超半数受访青年感觉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在下降,47.1% 的人觉得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
- 专注演讲表达培训-
思维在脑中奔腾,出口却只剩只言片语?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困境。
中国青年报社的一项调查显示,超半数受访青年感觉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在下降,47.1% 的人觉得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
这种“词穷”现象不仅影响个人形象和人际交往,还会导致思维方式简单粗糙。
年轻人习惯于使用“泰裤辣”“尊嘟假嘟”等网络热梗,在虚拟社交中寻求情绪共鸣和群体认同.
导致与不同群体对话的能力下降,难以应对多元化语境的考验。
01
丰富输入,夯实表达基础
语言表达的本质是思维的外显,而思维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取决于我们输入的质量与数量。
碎片化阅读是表达能力下降的首要原因(54.0%的受访者认为)。
当年轻人十分钟切换一次手机应用,以“三分钟读完一本书”的方式获取信息,难以汲取深层意旨,对构建系统知识体系造成威胁。
推荐方法:
1、阅读经典著作
阅读《古文观止》等经典文学作品,这些书籍中的语言表达精炼、富有内涵,有助于提升对语言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每周抄写20-30个成语,既要抄得对,也要弄懂其含义。
2、订阅文学杂志
如《读者文摘》、《人民文学》、《散文世界》、《演讲与口才》等,这些杂志不仅包含丰富的文学作品,还常有关于语言表达和演讲技巧的文章。
3、观看优质影视
通过电影学习语言表达技巧,电影中的对白、旁白等语言要素能营造独特的语境和情感张力。
推荐《国王的演讲》(讲述口吃国王克服困难的故事)、《闻香识女人》(学习慷慨激昂的演讲技巧)。
4、学习TED演讲
TED演讲是提升表达能力的宝贵资源。
选择话题时需考虑兴趣、专业领域和社会热点,准备演讲稿时注意措辞、语气和表达方式,使用简洁、清晰且具有感染力的语言。
5、欣赏纪录片
观看《像乌鸦一样思考》培养观察力与逻辑思维;
《但是还有书籍》感受文字的力量;
《餐桌上的世说新语》学习如何讲述生动故事。
6、参与辩论活动
辩论赛能有效训练快速准确使用中文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要求语言精炼、准确且具有幽默性。
观看《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学习即兴表达和逻辑组织。
02
深度思考,提升思维质量
如果缺乏独立且理性思考的能力,在表达观点时往往更倾向于使用网络上现成的词句,甚至输出的根本不是真正的观点,而是某种情绪。
缺乏独立思考意味着对问题的理解可能停留在表面,难以形成逻辑完整、复杂的长篇表达。
推荐两个实用思考框架:
1、逻辑三问法
面对任何信息时,连续追问三个问题:
• 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事实核查)
• 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是否合理?(逻辑检验)
• 这个观点从不同角度看会怎样?(视角切换)
2、反向论证法
刻意挑战自己的观点:
• 主动寻找反对自己观点的证据
• 考虑相反观点的合理性
• 评估自己观点的局限性
03
刻意练习,强化输出能力
表达能力的提升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练习。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将输入的养分转化为输出的能力。
1、坚持写作训练
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可以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梳理思绪,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在写作中尝试使用新积累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积极参与讨论
主动参与线下社交互动,常与口才好的人打交道,不仅可以学习到有益的表达技巧,同时能在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3、模拟演讲练习
选择话题进行定时演讲练习,可以使用手机录音然后回听,分析自己的语言流畅度、逻辑性和说服力,寻找改进空间。
04
语言表达的三步法
每次表达时,遵循这三个步骤:
1、每次只讲一件事
避免在一段话中塞入多个观点,聚焦一个核心意思才能让表达更清晰。
2、用三句话构建逻辑
先明确核心观点,再补充例子或经历,最后说明对自己的意义,自然串联成一段。
3、讲完后问自己“所以呢?”
确保每段表达有明确目的,逼自己提炼出最想让对方记住的结论。
林语堂在《说话的艺术》中指出:
“说话等于表达,但是要表达好一句话,是需要聪明才智的,倘若说不好,就很容易得罪人。”
表达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续的学习与实践。
从今天开始,选择一两种方法坚持实践,丰富输入、深度思考、刻意练习,你一定能够重拾清晰表达的力量。
愿你的每一次开口,都可以成就非凡影响力!
—————————
我是郑磊杰老师,实战派演讲教练,自信魔法师,专注演讲表达培训8年,1000+场演讲培训实战经验,学员遍布全国200多座城市,海外10几个国家,有企业家、事业单位负责人、上市公司高管、银行行长、职场精英、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各类人群,一对一演讲辅导上千例,通过实战帮助学员提升了自信,学会了演讲,让学员实现了自我的突破和跃迁。
来源:郑磊杰演讲与口才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