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与罗永浩大战,麻六记赢麻了!张兰的经商头脑,贾国龙学不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4 10:36 1

摘要:事情的起因是9月10日,罗永浩发文称在西贝就餐时发现“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明示预制菜使用。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论经商头脑,麻六记张兰的“狠”,是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学不会的!

西贝和罗永浩这一架打的,可真是让隔壁的麻六记捡了个大便宜!

张兰和汪小菲估计梦里都要笑醒了。

这事儿简直成了商战“神操作”和“反面教材”的经典案例。

事情的起因是9月10日,罗永浩发文称在西贝就餐时发现“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明示预制菜使用。

西贝的老板贾国龙一下就火了,高调回应说要起诉罗永浩。

还开了发布会想自证清白,甚至允许全国门店开放后厨参观。

结果呢?

媒体和主播们一窝蜂涌进西贝后厨,发现西贝做饭是采用各式料理包和速冻食材,有些食材的保质期甚至长达24个月。

而且西贝厨师很自信,说“明火和电磁灶差别不大”,他们不用明火,就用电磁炉热菜。

连装菜的盘子都是塑料的,连切菜砧板都没有。

整个后厨一点烟火气也没有。

懂行的都知道,锅气是中餐菜最大的特点之一,没有锅气的炒菜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存在。

厨师们现场演示西贝做饭,结果肉夹馍的肉和面饼是冷冻的,南瓜小米粥的南瓜泥是冷冻的,烤鱼的鱼也是冷冻的。

基本上拿出来加热一下就可以了。

关键是西贝菜一点也不便宜。

这波“自证”直接变成了“自黑”,场面非常尴尬。

西贝此次堪称灾难级公关。

这波把罗永浩都看懵了,还没大战呢,西贝自己却自杀式澄清。

而另一边的麻六记,张兰反应那叫一个快!

立马抓住这波热度,开放自家后厨直播。

9月13日,张兰戴着口罩,进入后厨,多平台打开直播,让全国观众看麻六记现场炒菜。

全员佩戴帽子和口罩,仪表仪容干净利落。

师傅们明火颠勺、调料一字排开、食材当天采购现切现炒。

切菜板清清爽爽没有污渍,就连正在出餐的台面也非常干净没有油污。

而且一个后厨连地面都如此干净,真的很佩服。

厨师们忙的热火朝天,张兰对厨师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这烟火气十足的场面,和西贝的“料理包流水线”形成了鲜明对比,口碑瞬间飙升。

麻六记聪明地强调了“现炒”和“锅气”,突出了中餐的核心价值,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热乎”的期待。

其实虽然有商场规定不能用明火,但不是每个商场都这么规定的。

开明火要申请,还要设备改造,管道,消防安全等很严格,有些店舍不得花成本就说不能明火。

其实麻六记不是因为西贝出事儿才直播后厨炒菜的。

之前有人质疑麻六记预制菜,汪小菲就站出来,说“麻六记没有一道预制菜”!

为了取得消费者信任,麻六记经常开直播展示后厨炒菜。

张兰在315那一次就开放后厨,接住了315的流量,让大众看到了麻六记的诚意。

这次西贝事件,张兰再一次踏入后厨,又一次抓住了流量,或者说有人赶着送流量。

张兰的商业头脑真的很厉害,摆事实讲道理,眼见为实,永远比“死鸭子嘴硬”来得有说服力。

西贝老板贾国龙在这次公关危机中,犯了三大错误!

一、贾老板一上来就高调宣布要起诉罗永浩,这直接就把事件的热度和对立情绪给炒高了。

其实更好的方式是先缓和态度,表明尊重消费者意见,愿意坦诚沟通,而不是一下子就上升到法律层面,容易让大众觉得你“玩不起还霸道”。

二、西贝一个劲想证明自己“不是预制菜”,但没有懂消费者对价格高预制菜的愤怒点在哪。

既然你都是预制菜了,聪明的做法是避免反复提及“预制菜”这个词,而是转向展示自己能带来的积极联想。

比如多讲讲食材怎么从草原牧场来,厨师如何用心烹饪,强调健康和美味。

三、盲目自大开放后厨,毫无准备,直接把自家预制菜实锤了。

与其被动地开放后厨被围观,不如主动邀请中国烹饪协会等权威第三方机构对自家的菜品制作流程、食材来源进行全面审查。

然后大大方方办发布会公布结果,这比自家说破嘴皮子都有力。

大家其实不是完全不能接受预制菜或中央厨房模式,反感的是“花了现炒的钱,吃了预制菜”的感觉,以及知情权被忽视。

写在最后

西贝和罗永浩的这波大战,麻六记成了最大赢家。

这背后其实是危机应对和商业智慧的差异。

西贝输在了“硬刚”和“自证”,而麻六记赢在了“顺势”和“展示”。

对于企业来说,遇到危机时,与其强硬争辩,不如放低姿态,用真诚和透明的行动去沟通。

真诚和实实在在的好产品、好体验,才是永远的“必杀技”。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等媒体

来源:小水看人间百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