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胡适因病去世,蒋介石送上一副挽联,看似称颂实则充满嘲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6 04:44 1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胡适一度被某些人吹上神坛,说胡适是个“温温如玉的君子”,拥有所谓“温和而坚定,自由而悲悯的力量。”

改革开放之后,胡适一度被某些人吹上神坛,说胡适是个“温温如玉的君子”,拥有所谓“温和而坚定,自由而悲悯的力量。”

但历史上真实的胡适恐怕并不是这样的人。也许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确实存在贡献,但他这个人的人品,却离“君子”二字,差的有点远。甚至连蒋介石都看不起他……

有好事人人现存的胡适在1910年写的59天版本《藏晖室日记》做了统计,发现者短短59天里,他打牌15次,喝酒17日,捧戏子11次,进窑子嫖妓10次。

有时候从这家妓院出来,觉得不过瘾又去另外一家,结果发现人家关门睡觉了,他也没有放弃,“敲门而入”。

1911年胡适出国留学,嫖洋妓,回国之后,继续和徐志摩等人逛窑子。徐志摩不承认自己是好色之徒,只说自己被带坏了,1931年给妻子陆小曼写信称:

“晚上,某某等在春华楼为适之饯行。请了三四个姑娘来,饭后被拉到胡同。”

当然,这些只是私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民族危机,胡适宣称“根本不存在屈原这个人”,公然呼吁“不要抵抗,要妥协。”甚至还给蒋介石写信要求“放弃东三省”,说:

“以东三省数千万人民被日本蹂躏 50 年为代价,资源被日本掠夺 50 年为战略,可‘继续和共党作战50 年”。

以至于鲁迅评价他“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

后来抗战全面爆发,胡适继续在国内宣扬他的失败主义言论,还和周佛海等人混在一起搞了个“低调俱乐部”,宣扬“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战则必亡”。还胡言乱语的表示:“我情愿亡国,决不主张对日作战。”

蒋介石觉得,与其留着胡适在国内捣乱,还不如给他找点事情做。因为胡适有过留美经历,蒋介石就把他派去了美国,希望胡适能帮着拉点援助,后来还让他当上了驻美大使。

结果胡适在美国搞了个“不宣传、不借款、不购军火、不办救济事业”的四不政策,反而在国内军民浴血抗战的时候,利用驻美大使的身份给自己刷博士头衔。

蒋介石闻讯大怒,在日记里写道:

“胡适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而其患得患失之结果,不惜借外国之势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损害国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彼使美4年,除为其个人谋得名誉博士十余位以外,对于国家与战事毫无贡献。甚至不肯说话,恐其获罪于美国……”

1949年,胡适从上海润到美国去了。此后多次短暂赴台,但不长久。直到1958年,才在蒋介石的多次邀请下赴台,在台南定居。

在台期间,胡适也没少和蒋介石唱反调,将老蒋气的不得了。在日记里只要提到胡适,就是诸如“狂人”、“小人”、“非人”、“无赖”之类的词汇,还说胡适“狭小妒忌”、“人心卑污”、“愚劣成性”,说其“言行可笑、可恨、可耻又可怜”。

因为美国的关系,蒋介石不敢怎么着胡适,但他在日记里不承认这一点,反而说自己不和胡适计较“是乃品性修养之进步之效也。

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演讲中突发心脏病死了,蒋介石在日记里写道:“晚,闻胡适心脏病暴卒。”

一个“暴卒”,道尽了他对胡适的看法。

当然,表面工作还是得做的,在胡适的追悼会上,蒋介石送去了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之师表。

蒋介石的文化水平还是可以的,这挽联读起来确实是在褒扬胡适,而且也却是概括了他的一生。

但事实而言这两句话,那是充满了嘲讽。

胡适提倡新文化运动,甚至提倡“全盘西化”,但他自己却是从来没有抛开过“旧思想”的,到了晚年开始

研究起了中国传统文化,没事扯两句论语、道德经。但同时没事还批评一番李耳、孔丘。

另外,胡适嘴上说要全盘西化,自己却遵守父母之命娶了个小脚老婆,结婚的时候不搞八抬大轿那一套,还要求妻子不能再缠脚,转头和自己表妹搞到了一起,把对方搞怀孕了。

胡适为了和表妹在一起和妻子摊牌想休妻,但又闹不过家中河东狮,这件事没了下文,还疏远了表妹,导致对方堕了胎。

确实是个“抛弃了人伦的新思想的师表。”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