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跟老家的堂叔视频,他指着手机里的新闻念叨:“都说要合村并镇,是不是要把咱祖祖辈辈住的老房子拆了?以后种地咋办,娃上学咋办?” 挂了电话我才发现,好多农民朋友对合村并镇都有这样的顾虑,总觉得是“拆村挪窝”,怕丢了地、没了根。其实真不是这样!合村并镇是把分散的
上周跟老家的堂叔视频,他指着手机里的新闻念叨:“都说要合村并镇,是不是要把咱祖祖辈辈住的老房子拆了?以后种地咋办,娃上学咋办?” 挂了电话我才发现,好多农民朋友对合村并镇都有这样的顾虑,总觉得是“拆村挪窝”,怕丢了地、没了根。其实真不是这样!合村并镇是把分散的村子“凑”到一块,把资源整合起来,给农民换一种更方便、更有奔头的活法,接下来要迎来的3个新变化,每一个都实实在在改善日子,得提前弄明白才不会错过好处。
要搞懂合村并镇为啥好,得先说说现在农村的“难处”。这些年不少农村都有同一个问题:村子散、人口少。有的自然村就七八户人家,住在山坳里或田埂边,修条像样的路要花比别的村多几倍的钱;夏天用电高峰时电压不稳,空调开不了;村里的卫生室就一个医生,看个感冒还行,真有急病得往镇上赶;娃上学要走两三里山路,遇上下雨天家长天天都得送。合村并镇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来的——把这些零散的村子,整合到规划好的集中居住区,或者靠现有的乡镇驻地、产业园区建聚居点。它不是“拆村毁根”,而是“聚资源、谋发展”,让农民不用再因为村子散而受“不方便”的苦,还能借着整合的机会多赚钱、过好日子。
第一个新变化,是“住得更舒心,日常琐事不用愁”。以前农村住老房子,最头疼的就是“不方便”。比如住在山边的人家,下雨天土路泥泞,买袋米要扛着走半里地;有的房子没通天然气,做饭得烧柴火,又麻烦又呛人;晚上出门没路灯,老人小孩都不敢走夜路。合村并镇后的集中居住区,都是统一规划的,房子不用像城里那样挤高楼,大多是两层小楼或联排民居,每家都有院子,能种菜、放农具,保留着农村的生活习惯。更关键的是配套全了——水电气网直接通到家门口,做饭用天然气,冬天能用电暖气;出门就是硬化路,买东西有社区便民超市,老人买个药、买个菜走几分钟就到;社区里建了卫生室,配了常驻医生和常用设备,平常量血压、拿慢性病的药不用跑镇医院;甚至有的聚居点还装了健身器材,晚上吃完饭能像城里一样散步、锻炼。就像邻县已经整合好的张家村,以前村民要骑20分钟电动车去镇上买菜,现在超市就在社区门口,下雨天都不用打伞;以前电压不稳,夏天只能扇扇子,现在开空调、用冰箱都没问题,日子比以前舒服太多。
第二个新变化,是“种地更省事,赚钱门路多了”。好多人担心“搬去集中居住区,地离得远了咋种”,其实这点早考虑到了。合村并镇会把零散的土地“串”起来,搞规模化种植。以前一家几亩地,东一块西一块,种玉米、水稻只能靠人力,忙的时候全家上阵还赶不上节气;整合后,土地连成大片,村里会引进农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用大型机械耕地、播种、收割,效率比以前高好几倍。农民有两种选择:要么把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拿固定租金,比如一亩地一年能拿800到1000元,自己不用种地也有收入;要么留在合作社干活,每天按工时领工钱,比如摘水果、修枝、打包,一天能挣150到200元,比自己种零散地赚得多还省心。不光种地省事,赚钱门路也多了。集中居住区靠产业园区近,有的地方搞农产品加工,比如把村里种的葡萄做成葡萄干、葡萄酒,村民能去加工厂上班;有的搞乡村旅游,把保留下来的老宅院改成民宿,村民能去民宿做保洁、当向导,不用外出打工就能挣钱。就像我表哥所在的村子,整合后种了300亩柑橘,他把5亩地流转出去,每年拿4000元租金,农忙时去果园干活,一个月能挣4000多,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比以前外出打工强太多。
第三个新变化,是“公共服务跟上来,农民也能享‘福利’”。以前农村最缺的就是优质公共服务——村里的小学就一个老师带三个年级,娃想学英语都没人教;办个医保报销、社保认证,得跑镇上好几趟,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得求人帮忙;家里有矛盾、有困难,找村干部得等人家上门。合村并镇后,资源整合起来,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教育方面,几个村的小学合并成中心小学,盖了新教室,配了英语、美术、体育老师,娃能像城里孩子一样上兴趣课,中午还能在学校吃营养午餐,不用再让家长来回接送;政务服务方面,社区建了便民服务站,办身份证、交医保、领养老金,在服务站就能办完,工作人员还会帮老人操作手机;养老和托育也跟上了——社区养老服务站能帮老人理发、量血压,还组织下棋、跳广场舞的活动,老人不孤单;农忙时,社区托育点能帮忙照看孩子,家长不用担心娃没人管。就像我婶子说的,以前她带孙子,想给娃报个画画班得去镇上,现在中心小学就有美术课,放学还能在社区托育点等她干活回来,省了好多心。
可能有人会问:“老房子拆了,乡愁咋办?”其实合村并镇很注重“留根”——不是所有老房子都拆,有年代感的老宅院、老祠堂会保留下来,改成村史馆或文化活动中心;村里的古树、老井也会保护好,当成聚居点的景观;甚至每家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都不变,不会因为合村就丢了自己的地,更不会让大家“无家可归”。那些说“合村并镇是让农民丢根”的说法,都是没弄懂政策的真正目的。
说到底,合村并镇不是“折腾农民”,而是帮农村“破局”。以前农村因为分散,资源浪费多、发展受限制,农民想过好日子却没条件;现在通过整合,把分散的力量聚起来,让居住更方便、种地更高效、赚钱门路更多,这才是真正为农民着想。它不是“换地方住”,而是“换种活法”,让农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让农民不用羡慕城里人的生活。
你们那里开始合村并镇了吗?乡亲们最关心啥问题?你觉得合村并镇后,农村最该先完善啥?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咱们一起盼着农村的日子越来越好。
我是寒星,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村庄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