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已深,其他城市渐渐入睡之时,长沙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启。10点钟,解放西路的各家餐厅正大排长队,空气中弥漫着小炒黄牛肉与剁椒鱼头的香辣之气。受今年持续高温的影响,有餐饮老板提到,夜晚的客流明显比白天好太多了。
消费占比高达60%,
夜经济成餐饮新增量
高温从六月延续到八月、九月,今年的夜经济格外火热。
夜已深,其他城市渐渐入睡之时,长沙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启。10点钟,解放西路的各家餐厅正大排长队,空气中弥漫着小炒黄牛肉与剁椒鱼头的香辣之气。受今年持续高温的影响,有餐饮老板提到,夜晚的客流明显比白天好太多了。
数据也显示, 长沙的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比重达60% 。长沙在很早之前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长沙夜经济的发展。
在上海,这里的夜经济除了烟火气之外,还多了一份浪漫情调。
夜晚时分的静安大悦城顶楼,摩天轮之下的刘栋梁大排档人声鼎沸,露台上的十几张外摆桌几乎座无虚席,烧烤香气正不断弥漫。
店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自从升级焕新以来,门店外摆位夜宵时段几乎每晚能翻两轮,周末高峰期甚至三轮,营业额同比提升超了40%。7月的单月销售纪录,更创下了300万元。
旁边的海底捞更是打造了7个“泡泡屋”,既可以看夜景,又有私密性。这个独特的包间几乎天天满位。海底捞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底捞夜宵狂欢季自六月底拉开序幕,7-8月夜宵日均桌数较4-5月环比涨幅超10%+。
“体感上来说,晚上人数确实比之前多了很多,业绩也略有提升”,一成都火锅店老板这样提到今年夏天的营业状况,虽然客流有明显下降,但夜间时段营业额的提升,多多少少弥补了这一点。
“成都人嘛,天气越热越要吃火锅”,夜深时分排队吃火锅成了成都最常见的街景。
从南到北,从一二线城市到下沉市场,夜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国餐饮收入4578亿元,同比增长5.9%。夜间餐饮消费的占比正持续提升。
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50%。
支付宝平台2025年6月数据显示,18点-24点消费金额占比近半(为49.3%),较2024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 夜经济的活跃度明显成为城市消费复苏的重要指向标。
这背后,还有着政策的极大推动。“十四五”规划明确了节假日经济和夜间经济的战略地位。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新规范发展。
年轻人成夜经济消费主力,
消费需求更灵活多变!
“瓦吗!”
“瓦!”
简单的暗号之后,小王开始了沉浸式打瓦时光(打瓦,指玩游戏《无畏契约》)。夜已深,征战结束后的小王饥肠辘辘,赶忙点了一顿外卖,犒劳自己。
这一场景,也是很多年轻人夜间生活的缩影,也引发着外卖生意的“周期波动”。
在青岛开烧烤店的小金告诉内参君,“平时外卖单子一个月也就是1500单,每天差不多50单,但每日单量极不平衡,一般周一到周四单子少,周五到周天是‘大单时刻’,这几天营业时间也会长一点,有时候凌晨了还能接到几个大单”。
饿了么发布的《2025即时零售全时段消费洞察》显示, 25至30岁的消费者偏好夜宵。年轻一代的消费行为更加灵活多变,他们的用餐习惯不限于传统,更随心所欲。
美团数据也显示,26-35岁的人群是夜宵餐饮的核心消费人群。2025年5-7月的夜宵订单中,49.4%夜宵订单来自26-35岁的人群。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年轻消费者都是夜经济绝对的消费助力。他们的消费需求更多元,要有情绪价值的提供,体验要新,要丰富……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 87.1%的受访青年身边有年轻人聚集的“夜经济”街区。丰富的美食与特色小吃(66.8%)、休闲娱乐设施(51.8%)、创意市集与购物体验(47.0%)是受访青年认为最具吸引力的元素。
因此各地的夜间消费正从单一的餐饮消费场景变为多场景的文旅体验场景,餐饮依旧是消费主力,但增加了演艺、购物、非遗、电竞、露营等更多体验项目,消费动能大大增加。
餐厅的夜间生意,
越做越野
餐饮人想要玩转夜经济,绝不能只是简简单单上个新品,必须意识到需求的转变, 年轻人喜欢啥,那咱就整点啥。
>>夜店搬到餐厅里,提供高于预期的情绪价值。
在火锅店里,甚至可以看到更令年轻人激情澎湃的表演。
海底捞近30 家夜宵主题店,到了十点就切换派对模式。DJ打碟,荧光棒挥舞,火锅店变身派对现场,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分钟,体验感却是足足的。
上海一位海底捞夜宵主题店的店长提到,“自门店打造为夜宵主题后,晚间 8 点半至 10 点半的夜宵时段客流量有明显增长,生意提升约 15%。”
>>唱着火锅唱着歌,满足丰富的社交体验。
这之外,湊湊火锅也推出了“火锅+茶憩+欢唱”升级店型,没有低消,不需要预付押金,就能轻松实现吃着火锅唱着歌。
新店型开业当天来客数超过千人,翻台率超过5翻。试水成功后,越来越多的新门升级,来抢夺夜间消费的增量。
消费者自此不用赶下一场了,要蹦迪就蹦迪,要唱K就唱K。 餐饮品牌俘获人心的关键,在于需求的满足,不仅仅是餐饮产品的提供,更在于社交体验的满足,在于情绪价值的提供。
>>积极拥抱“二次元”,击中年轻人的圈层认同。
谷子、痛包、吧唧、单拎、抱盒……这些你可能不知道的词汇,可能是餐饮重要的增量密码。在各地夜市的新潮玩法上,也有二次元摊位,专卖谷子,Coser(角色扮演者)站台引流,生意异常火爆。
嗅觉向来敏锐的海底捞也是抓住了这股子“二次元”风潮。前不久,海底捞和二次元圣地B站联名,活动期间的夜间时分(每晚9点-12点)到店消费,秀出B站大会员身份就能领到冰淇凌,还有专属的欢迎三件套。
这之外,二次元有痛包,海底捞就开“痛店”,把上海静安大悦城的门店做成了代理人主题“痛店”,墙贴、KT板、联动套餐、吧唧,样样俱全。
夜市上有的,咱门店也要有。海底捞还在部分门店推出了 “次元夜市” 活动,把等位区域就变成二次元集市,“同好们”可以分享周边,交换谷子。
8月23日恰逢时光代理人角色Vein的生日会,“委托人”们搭乘海底捞痛车抵达门店,给自 推庆生,成为打破次元的欢乐聚会。生日场景向二次元再进化。
沉浸式氛围吸引来了很多二次元粉丝。海底捞上海静安大悦城的店长介绍说,二次元顾客明显增多,尤其是夜间时段的翻台率较去年同期提升近30%。
二次元如同一个点,触动了这个点就如同开启了流量密码,激活了有相同爱好的年轻人。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也显示, 个性化和圈层认同需求驱动“情绪消费叙事” ,特定情绪商品成为一种“仪式性符号”,赋予日常生活各种“微意义”和基于个人定义的成就感。
不光夜经济,
“餐饮Plus”模式正全面开花
纵观这些能激起水花,引发流量的夜经济新玩法,都是 “餐饮Plus” 模式,用餐体验外叠加上其他体验,社交体验拉满,情绪价值满足,或是二次元联名带来的认同感。
过去餐饮行业的竞争停留在“口味、价格、服务”的单点比拼,而 “餐饮 Plus”模式将竞争升级为“场景生态”的较量。
比如海底捞通过“夜宵派对 + B 站联名 + 次元夜市”等场景,构建了多元客群生态,不仅提升了夜间客流,更通过圈层传播形成品牌差异化壁垒。这种生态化运营,让餐饮品牌跳出“品类竞争”的局限,转向更深层次的“客群心智占领”。
当然,这些转变不光发生在夜间时段,也发生在餐饮全时段,餐饮吃饱吃好,更要吃嗨!
如同正在流行的24小时营业的饺子小酒馆馆,在饺子这一快餐品类上叠加上小酒馆,在吃饱的需求满足后叠加上情绪价值的满足。
夜经济中的 “野生意”不是短期的噱头。当“餐饮 Plus”模式从夜间延伸到全天、从头部品牌渗透到中小商家,餐饮行业正在进入“场景化、生态化、全时段”的新发展阶段。
在消费需求的引导下,这种“餐饮Plus”模式正在各个品类展开,餐饮野路子正越走越宽!
来源:商财洞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