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摘银后续!2个原因影响发挥,本人遗憾,陈若琳高情商回应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8 10:27 2

摘要:老铁们先别急着摔手机,人家拿的可是银牌,跟冠军陈芋汐就差4.95分,这要搁国外选手身上早吹上天了。

全红婵输了!这四个字这两天炸得体育圈鸡飞狗跳。

老铁们先别急着摔手机,人家拿的可是银牌,跟冠军陈芋汐就差4.95分,这要搁国外选手身上早吹上天了。

可谁让咱们全妹是"水花消失术"掌门人呢,观众就爱看她拿金牌,但这次还真得说句公道话——这银牌比金牌更有看头。

要说全妹这波操作,懂行的早看出门道了。

18岁生日刚过,小姑娘肉眼可见地长开了,肩膀宽了半寸,大腿肌肉线条跟雕刻似的。

别小看这点变化,十米台上转体那零点几秒的滞空时间,差半斤肉都能让入水角度歪出两度。

去年东京奥运会那会儿全妹1米43,现在蹿到1米55,体重跟着涨了七八斤,这要在空中翻三周半,跟穿羽绒服做托马斯回旋有啥区别?有网友拍到训练场边陈若琳拿着量角器比划,据说在重新测算每个动作的发力点,这教练当得比亲妈还上心。

要说最绝的还是比赛当天那出戏。

第三跳207C动作刚入水,场边陈若琳那声"哎呦"直接窜上热搜。

这声叹息可值钱了,既没甩锅也没护短,倒是把中国跳水队的真实生态抖了个底儿掉。

转头看全妹倒跟没事人似的,失误后第五跳照样飚出88分,这心理素质可比某些玻璃心运动员强了十八条街。

现在网上吵得最凶的,其实是全妹奥运后那排得比明星还满的行程表。

领奖、开会、拍宣传片,光这两个月就跑了七八个城市。

要我说这事得辩证看,当年田亮不就是商业活动太多被退回省队?可换个角度想,全妹老家那破房子到现在都没翻新,多接点活补贴家用怎么了?倒是队里该好好琢磨,怎么在商业价值和训练质量之间找平衡。

陈若琳这回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

既没扯"虽败犹荣"的片儿汤话,也没避讳发育关这个敏感话题,就说了句"每个运动员都要过这关"。

这话听着轻巧,懂行的都知道分量有多重。

当年她自己过发育关的时候,愣是六年没吃晚饭,现在带着全妹既要控体重又不能影响长身体,这分寸拿捏得比踩水花还难。

要说最让人服气的还是全妹的心态。

领奖台上主动拥抱陈芋汐那幕,愣是把外媒看傻了——这俩姑娘包揽金银牌,笑得比某些国家的冠亚军还开心。

赛后采访更绝,人家直接来句"金牌是中国的就行",这话说得比跳十个满分动作还提气。

要不说中国跳水队牛呢,从郭晶晶到吴敏霞,从陈若琳到全红婵,这格局是一脉相承的。

现在最魔幻的是某些键盘侠的言论。

有人扒着计分表说裁判压分,还有人阴谋论说国家队搞平衡,这帮人怕是没看过比赛直播。

全妹那套动作除了207C稍有瑕疵,其他四跳哪个不是教科书级别?陈芋汐的发挥更是稳得可怕,这要还能挑刺,建议去眼科挂个急诊。

说到这儿想起个细节。

全妹赛后在更衣室发的那组合影,跟陈芋汐勾肩搭背笑得见牙不见眼。

这可比什么公关文都有说服力,人家当事人都不计较得失,咱们群众瞎操什么心?倒是该想想,为啥咱们对运动员这么苛刻,赢了捧上天,输了就往死里踩?

互动话题:

你觉得运动员该不该在黄金期参加商业活动?

发育关这道坎,到底是拦路虎还是试金石?

来源:迷雾当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