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受文物魅力,传承文化薪火。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5月12日至18日,市博物馆开展10项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充分展示长治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底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我市文博事业发展、建设文化强市注入新活力。
长治日报记者梁家秀报道 感受文物魅力,传承文化薪火。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5月12日至18日,市博物馆开展10项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充分展示长治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底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我市文博事业发展、建设文化强市注入新活力。
此次系列活动紧紧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性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长治市博物馆馆校合作签约仪式、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云游长博线上直播、文物进校园等精彩活动。同时,还在万达广场举行“文物知多少 趣答赢好礼”“拓古传今 续写文明”主题研学、文创集市等活动。
近年来,我市文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文博事业蓬勃发展,依托市博物馆丰富馆藏文物资源,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大力开展文化研究、陈列展览、对外交流、社会教育等活动,深入推进观音堂数字化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加快建设类型丰富、普惠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让人民群众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得到文化浸润,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长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铺就文化底色、凝聚精神力量。
鉴宝惠民 为您的藏品“验明正身”
——市博物馆开展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活动
“希望这些老物件能发挥更大价值,为我市历史文化研究贡献力量。”在长治市博物馆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活动现场,市民李先生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副手镯和一枚玉石扳指,道出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心声。5月15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市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鉴定咨询活动,吸引了众多民间文物收藏爱好者参与。
本次活动特邀我市6位资深文物鉴定专家坐镇,他们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民间收藏者提供免费鉴定服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19件(组)涵盖陶瓷、玉器、书画等多个类别的民间藏品整齐摆放,等待专家鉴定。专家们或手持放大镜,仔细观察文物器形与细节;或与收藏者轻声交流,询问藏品来历。面对收藏者的提问,专家们耐心解答,不仅辨识藏品年代、质地和用途,还深入浅出地普及收藏鉴赏知识与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这次活动太值了!不仅知道了藏品的‘底细’,还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一位市民拿着鉴定结果,满脸欣喜。
“从事公益文物鉴定工作二十多年,每次都会遇到一些意外惊喜,有些看似普通的民间藏品,经过仔细甄别,往往能发现蕴含其中的文化密码。”一位文物鉴定专家手持放大镜,目光停留在刚鉴定的长命锁上,“这件长命锁虽有磨损,但工艺精湛,上面的纹饰图样为研究当时的工艺技术和民间习俗文化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他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文物、爱护文物,让民间收藏的文物真正“活”起来。
“此次活动为广大收藏者搭建了专业的学习交流平台,助力公众提升文物保护意识与文化鉴赏力,对于优化民间收藏文物整体环境,推动文物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
来源:上党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