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素菜是“嘌呤大户”,越吃痛风、肾病来得越快!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8 10:48 3

摘要:每顿饭都要搭配一盘青菜。炒毛豆、焖豆腐、熬菠菜汤,家里素菜轮着来。为了降血压、护肾,他连肉都吃得很少。

章叔是一位典型的“健康老实人”。

每顿饭都要搭配一盘青菜。炒毛豆、焖豆腐、熬菠菜汤,家里素菜轮着来。为了降血压、护肾,他连肉都吃得很少。

可几天前的一场病,把他打得措手不及。

凌晨两点,右脚大拇指痛得像被人用铁锤砸,红、肿、热、痛,一夜之间变成“火球”。送到医院一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章叔懵了:我天天吃素,怎么还得了“富贵病”?

医生摇了摇头:“很多人都以为只吃素就安全了,其实有些‘素菜’里的嘌呤比肉还多。”

是的,素菜也能吃出痛风,甚至吃出肾病。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4种你以为健康,其实藏着“嘌呤炸弹”的高嘌呤素菜,以及真正该怎么吃,才能远离痛风、护好肾。

很多人一听“痛风”,第一个想到就是海鲜、啤酒、红烧肉。

但实际上,痛风的诱因远不止于“荤”

通俗解释:嘌呤是人体和食物里的一种天然物质,我们吃进去后,身体会分解它,产生尿酸,再由肾脏排出去。

一旦摄入太多嘌呤,或者肾功能差,尿酸排不出去,就会积在血液里——这就叫“高尿酸血症”

当尿酸浓度太高,会在关节沉积成晶体,引发剧痛——这就是痛风

重点来了:

不仅肉类含有嘌呤,很多素菜也照样是“嘌呤大户”。

而且很多人抱着“我吃素,怎么会痛风?”的侥幸心理,结果吃得比别人还凶,反而中招。

下面这4种素菜,就是“伪装的杀手”。

很多人以为:豆腐是素的,是健康食品。但问题在于,大豆类是天然的高嘌呤食物。

尤其是毛豆、黄豆、豆浆、豆腐干、豆筋、豆皮、素鸡、腐竹,都是从大豆加工而来。

一项发表在《中国食品学报》的研究指出:

每100克黄豆的嘌呤含量为137.1mg,属于中高嘌呤食物

而且豆制品普遍富含植物性蛋白质,在痛风人群中代谢后容易加重尿酸生成负担。

小时候说吃菠菜补铁长高,长大后才发现,菠菜也不是“完美绿叶”。

菠菜不但嘌呤不低,还富含草酸。

双重打击,伤肾又添痛。

嘌呤:菠菜中每100克含嘌呤约57.1mg,属于中嘌呤食物草酸:摄入过多会与钙结合成草酸钙结晶,增加肾结石风险

很多“吃素者”爱用蘑菇类提升口感。炒菜、做汤、拌凉菜都少不了它们。

但你可能不知道:

香菇、金针菇、蘑菇等真菌类,嘌呤含量不低。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每100克香菇含嘌呤高达214mg,是典型高嘌呤蔬菜

尤其是干香菇菌汤,浓缩后的嘌呤含量更可观!

痛风人群常吃菌菇火锅、菌菇汤,看似清淡,实则“喝进一锅尿酸”。

这两种是“藏得最深”的素菜。

很多家庭都爱吃紫菜蛋花汤、凉拌海带丝,甚至拿它们当健康减肥主食。

但你知道吗?

紫菜和海带属于海藻类,天然富含高嘌呤+高碘+高草酸

紫菜的嘌呤含量高达274mg/100g,堪比虾蟹。海带也超过100mg/100g,属于中高嘌呤食物。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习惯吃干紫菜、干海带,一泡一煮,浓度翻倍。

真正伤害高尿酸人群的,往往不是“吃肉”,而是“吃多种高嘌呤素食的组合”。

比如:

一顿火锅:豆腐、金针菇、冻豆腐、海带结、菠菜,一锅煮下去,汤底嘌呤爆表一份素炒饭:香菇、毛豆、海带丝混搭,高嘌呤三重奏凉拌小菜拼盘:海带、腐竹、香干,尿酸“直升机”

很多人不爱喝白开水,动不动就是可乐、果汁、奶茶。

糖分+果糖是高尿酸血症的元凶。尤其是含果糖饮料,会显著抑制尿酸排出。

建议每天饮水不少于2000ml,稀释尿酸浓度,减少结晶。

短时间内断食或节食,身体会大量分解组织代谢产物,增加尿酸生成。

酒精+睡眠紊乱会加重肝肾代谢负担,让尿酸像堆积木一样越堆越高。

特别是啤酒和白酒,啤酒中的酵母本身就富含嘌呤,是痛风患者的“头号敌人”。

江医生每年接诊的痛风、肾结石、尿酸高患者中,有超过30%是长期吃素的人

他们有个共性:

自以为健康,其实在慢慢伤害身体。

高嘌呤素菜吃多了喝汤不控制不查尿酸,以为没事

真正健康的饮食,不是盲目的“吃素”,而是科学选素、合理搭配

别再迷信“素比荤安全”了,错误的素食,比吃肉更危险。

如果你看到这里,还在犹豫:我到底能不能吃豆腐、蘑菇、紫菜这些菜?

不在于吃什么,而在于吃多少、怎么吃痛风和高尿酸,是慢性病,不靠禁食,而靠科学管理

你吃的每一口,都在为十年后的健康买单。

吃素也得吃对,别让好心变成坏事。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食物成分表》-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Hyperuricemia and Gout Pathogenesis(2020)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痛风诊疗指南》

来源:戴六号半的高大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