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智能手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OLED屏幕已成为中高端市场的绝对主流,厂商发布会上的宣传焦点、消费者购机时的重要考量,似乎都在宣告OLED的全面胜利。
在智能手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OLED屏幕已成为中高端市场的绝对主流,厂商发布会上的宣传焦点、消费者购机时的重要考量,似乎都在宣告OLED的全面胜利。
然而在这片OLED主导的红海中,仍有一群被戏称为“LCD党”的用户在坚守,他们四处询问新机型是否采用LCD屏幕,甚至在各大科技论坛为LCD摇旗呐喊。
令人意外的是,近日京东方公布的ADS Pro高端手机显示解决方案,再次将LCD屏幕拉回公众视野。
这款号称“LCD党的梦中情屏”的产品,以446PPI超高像素密度、1500nit峰值亮度和144Hz高刷新率等特性,展示了LCD技术的巨大潜力。
那么为什么在OLED大行其道的今天,LCD屏幕依然能够拥有如此坚定的支持者?笔者给大家总结了五点原因,望周知。
第一点原因:护眼优势
目前手机OLED屏幕主要采用PWM(脉冲宽度调制)调光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快速开关屏幕来调节亮度。
这种“亮-暗-亮-暗”的闪烁过程,虽然人眼不易直接察觉,但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视觉疲劳、干眼症甚至头痛敏感。
特别是低亮度下,PWM调光的频闪问题更为突出,这也是许多用户在夜间使用手机后感到眼睛不适的主要原因。
相比之下,LCD屏幕采用DC(直流)调光技术,通过调节背光源的电流强度来改变屏幕亮度,实现了无需闪烁的亮度调节。
第二点原因:技术进步的惊喜
许多人对于LCD屏幕的印象仍停留在“厚重”、“耗电”、“显示效果差”的旧有认知中,但事实上,LCD技术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京东方全新ADS Pro技术实现了446PPI的超高像素密度,采用RGB像素独立排列,显示清晰度甚至可以媲美600+PPI的OLED屏幕。
同时,新的LED背光与模组光学设计,使屏幕峰值亮度达到了1500nit,即使在强光环境下也能清晰显示内容。
而采用新型栅极材料后将屏幕延迟降低40%,实现了144Hz高刷新率下“拖影现象几乎完全消失”的效果,彻底解决了LCD屏幕响应速度慢的传统痛点。
第三点原因:寿命得到提升
要知道在制造成本上,LCD屏幕仍然低于同等规格的OLED屏幕,这一成本差异直接体现在终端售价上。
对于预算有限但又希望获得良好使用体验的消费者来说,LCD机型提供了极具性价比的选择,因此当屏幕本身有提升之后,体验肯定会更好。
更何况在使用寿命方面,LCD屏幕也表现更为稳定,要知道OLED屏幕存在烧屏问题,即长时间显示静态图像后会在屏幕上留下永久性残影。
此外,LCD屏幕的维修成本也远低于OLED屏幕,一旦发生破损,更换屏幕的费用相对较低,这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长久使用成本。
第四点原因:用户体验得到提升
据了解,京东方ADS Pro屏幕支持120Hz/144Hz高刷新率,同时创新的“灵动显示”技术通过Xn显示屏架构方案,在物理层级上实现显示区域的多级分区。
简单来说,在实际游戏过程中,屏幕能够在用户关注的核心游戏区域实现高频刷新,同时降低周边UI元素的刷新率,从而在确保游戏响应速度的同时,显著节省电量。
而且此前就有消息称会支持屏幕指纹解锁特性,加上如今的国产手机厂商基本都在采用屏幕指纹解锁。
因此LCD屏幕也有望跟上潮流,届时对于消费者来说,解锁方式上的惊喜程度,自然会迎来较多的改变。
第五点原因:市场多样性需求
不得不承认,科技行业的发展不应是单一技术路线一统天下,而应该是多种技术路线并存,各自发挥优势,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有些用户对OLED屏幕的PWM调光异常敏感,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眼部不适;有些用户则更喜欢LCD屏幕相对柔和的色彩表现;还有用户因为长期使用LCD屏幕,已经习惯了其显示特性,不愿改变。
因此可以看出来,一个健康的市场应当提供多种选择,而不是将所有用户推向同一种技术路线,LCD屏幕的持续存在和发展,正是市场多样性的体现。
毕竟LCD与OLED的技术之争,本质上不是谁替代谁的零和游戏,而是显示技术多元发展的正常表现。
总而言之,从护眼优势到技术进步,从经济实用到游戏体验,再到市场多样性需求,LCD屏幕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对LCD屏幕还有期待吗?一起来说说看吧。
来源:智能手机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