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个重量级部门昨天(12日)联合印发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这份文件里藏着一个让开车族兴奋的重磅消息:国家有条件批准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的生产许可! 这意味着,我们离“解放双手”开车的那一天,真的不远了。
今日(9月13日)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个重量级部门昨天(12日)联合印发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这份文件里藏着一个让开车族兴奋的重磅消息:国家有条件批准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的生产许可! 这意味着,我们离“解放双手”开车的那一天,真的不远了。
简单说,L3级自动驾驶,就是在特定条件下(比如高速公路上),系统能完全接管方向盘、油门和刹车,驾驶员可以暂时“撒手”,只需在系统提示时接管就行。不像现在的辅助驾驶(L2),L3是真正意义上允许你“脱手”的。这次八部门的联合行动,不仅仅是技术认可,更是法规层面的关键破冰。文件明确提到,要同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相关保险法规的完善——这正是解决“万一出事谁负责”这个核心难题的关键一步。
文件还强调要加快“车路云一体化”建设,鼓励新车直接装上高性能的V2X、5G通信模块,大规模用上咱们自己的北斗导航。目的就是让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云端“对话”更顺畅,让自动驾驶更安全可靠。物流、环卫、网约车都可能率先体验到。
车企大佬们也早就跃跃欲试。 小鹏汽车的何小鹏曾在年初预言,相信L3很快就能做到从家到公司停车场全程“放手”。华为的余承东更是在5月透露了明确时间表:华为ADS 4系统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高速L3的商用,并计划在2026年之后冲击更高级别的L4。
权威渠道(中证金牛座)还透露,下周工信部将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分级标准公开征求意见,预计年底正式颁布。这套精细化的标准(如单车道、多车道、领航辅助等),将为车企开发L3提供更清晰的“路标”,推动技术更快、更规范地落地到量产车上。
观点: 作为汽车爱好者,我认为L3落地是技术进步的重要里程碑,但“责任”界定仍是最大挑战。法规能否及时跟上技术的步伐,明确事故中的权责归属,直接决定了普通消费者能不能真正放心地“放手”。技术诚可贵,责任价更高。 我们期待首批车型名单和更清晰的责任规则早日出炉。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讨论留言,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小编后续文章。每日分享科技热点!
来源:码上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