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种植油菜的呢?在先秦,这种十字花科可食用的蔬菜,叫作芸薹。最初是食用其嫩叶以及嫩茎,并加以人工种植。那么以其子榨油,应该是在汉朝,然后逐渐由黄河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
暮春三月,是油菜花田花开绚烂的季节。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种植油菜的呢?在先秦,这种十字花科可食用的蔬菜,叫作芸薹。最初是食用其嫩叶以及嫩茎,并加以人工种植。那么以其子榨油,应该是在汉朝,然后逐渐由黄河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
唐朝刘禹锡有“桃花净尽菜花开”,说的是长安的寺庙范畴,种植有摇曳春风的菜花。
而温庭钧的“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则是说的晚唐长安曲水边的郊区,已经种植连片成规模的芸薹,其保留开花的重要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提供果实而榨取油脂。
到了宋朝,农业压榨技术得以推广,种植芸薹的主要目的,就是收取种子榨取食用油。形成了壮观的农业种植,也催生了菜花和菜花田的欣赏,是晚春踏青郊游的靓丽风景线。
到了清朝,这种专为榨油而种植的芸薹,称为油菜。江南江苏,长江流域湖北安徽江西,都是种植油菜的重要产区。
那么到了当代,我们看到的油菜,多属于欧洲油菜,或者由欧洲油菜杂交出来的优良品种,遍布江南江北,甚至北到甘肃,是人民日常植物油的重要来源,也形成壮丽绚烂的油菜花田景观。
今人和古人看到的油菜花大同小异,都是十字花科的黄花簇立,蔚然成海。给人晚春舒畅飞扬饱和绚烂的视觉美和田园气息。
让我们看看古诗里的油菜花。
“芳草池塘处处佳,竹篱茅屋野人家。
清明过了桃花尽,颇觉春容属菜花。”宋 · 王之道《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其二 》
这是写的晚春田园风光。碧水池塘,春草青青,竹篱茅屋,乡村人家。
这是一年中最为明丽清和的时段。
清明节之后,传统的花事已经阑珊,到处绿意盎然。
但是还有一种乡土之花,就是黄色的油菜花,绚烂连绵盛开。
仿佛整个春天的花气都从桃李转移到了油菜花上。
田园暮春,最美菜花啊。
“风落虚檐燕子声,屋头屋尾菜花明。
炉熏燕坐参消息,理本无亏莫望盈。”南宋 · 洪咨夔《次虞宪日近即事 其一 》
小时候,家的后面就是菜园子,晚春时,蚕豆花开时,菜花也开了,金黄的花簇,吸引粉蝶翩翩。当然菜园子里的菜花不是油菜花,是红菜苔以及白菜苔开的花。但是菜花都是一样的金黄,分外养眼。
这首诗很能让人带入家园的晚春,房梁上是春风燕来的呢喃,窗外是摇曳的菜花黄。
寂静却春色盎然的午间,在家中闲坐,来的客,说的话都是舒缓悠闲。
一件事情,来来去去慢慢的揣摩,或者结局不大理想,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自己做得对,并不需要太完美好胜的结果。当下即是最好,这就够了哦。
伴随着如此淡定心情的是窗外春风,菜花摇曳,田园美景,是很好的心理缓冲淡,让人看淡世事起伏。
“正月桥西卖酒家,柳初青眼草初芽。
重来红紫随风雨,犹有野田黄菜花。”宋末元初 · 方回《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桥四首 其二 》
这是晚春三月三的踏青。
正月里来的时候,这里的酒家靠着水岸,那个时候,柳树刚刚发芽,小草刚刚返青。
而现在来的时候,桃花虽然谢了,但是满眼都是田野间璀璨靓丽的油菜花。
春到三月春正浓,柳色青青,菜花黄。
“”簇簇花开麦陇西,遥看黄绢晒鹅溪。
饶他不惜金铺地,未买诗人一品题。”明 · 谷氏《菜花 》
你看簇簇的菜花开在了麦田的西边,那成片的菜花就像黄色的绢一样,晒在了溪水旁边,那真是黄的靓丽,黄的灿烂啊。
多美的菜花啊。
就算这样绚烂的盛开,仿佛是黄金铺就的地毯一样,为什么诗人总不肯赞美菜花呢?
多么绚烂和寂寞的菜花之美啊。
菜花正是因为广泛,伴随着农家田园,反而不能称为名花,为诗人们所轻视。
又或者,正是这种关系到人们生活的花开,如此的绚烂又质朴,反而让诗人词穷吧。
“油菜花开十里黄,一村蜂蝶闹斜阳。
明知尚隔江淮岸,风物看看近故乡。”清初 · 查慎行《三月初九日自郯城看桃李至红花埠二首 》
油菜花在唐宋之后,成为大江南北的乡土之花。
油菜花开的时候,十里金黄。盛开的油菜花田,吸引无数蜜蜂和蝴蝶,一种春日暄暄的盛春美好。
我的家乡,不在这里,在江淮那边,但是这十里油菜花,让我分明想起故乡,回忆起故乡,仿佛沿着油菜花间的田埂,就能回到自己的家,在油菜花外的某一处,一处房屋会开门等着我归来。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閒花野草流 。”清 · 弘历《菜花 其一 》
黄色的花簇如同衣,绿叶如同裳,油菜花就是最春天的美女。
油菜花开的季节,千万家村落的人们,都在想着这一片美好的油菜花田,可以榨出多少油来。
我爱油菜花,是因为它对人们生活的贡献大,它才不是野草闲花,它是正经的农作物,是农家之宝啊。
我爱油菜花。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来源:手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