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100名农机手“充电”十四天——课堂+车间+田野,素养、技能、眼界一起拔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3 18:53 1

摘要:“结业不是句号,而是把课堂搬回田野的开始。”9月12日,河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报告厅里,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郭东升和新乡市农机中心蒋炜立主任将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证书和河南省农业职业技能证书递到参训学员手里。为期十四天的新乡市2025年农机手技能提升专题培育班在

“结业不是句号,而是把课堂搬回田野的开始。”9月12日,河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报告厅里,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郭东升和新乡市农机中心蒋炜立主任将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证书和河南省农业职业技能证书递到参训学员手里。为期十四天的新乡市2025年农机手技能提升专题培育班在此落下帷幕,100名来自各县(市、区)的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和作业队长完成“结业考”,也补齐了心里那块“现代农业短板”。

据悉,本期培训班由新乡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主办、河南科技学院承办,8月30日开班,总计129学时,其中实训占比过半,把课堂搬进企业车间、直播基地和试验田,实现“上午讲理论、下午进产线”。

每一项课程都瞄准农业生产的痛点、难点,每一个知识点都紧扣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张翼介绍,本次培训始终紧扣新乡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以“实用、实效、实战”为导向,构建了“理论+实训”“技能+理念”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同时,严格对标农业农村部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工作要求,围绕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全链条,将农机操作技能实训作为核心重点,从高质量机播保苗的精准把控,到机收减损降耗的技巧提升;从无人机植保飞防的高效作业,到农机应急救灾的快速响应。通过培训,学员们不仅熟练掌握了先进农机的操作方法,更深刻理解了“藏粮于技”的战略意义,为今后的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培训期间“工厂行”让孙加瑞学员印象最深。培训班集体走进河南德昌机械、新乡市立广机械、河南省锦晟拖拉机、延津东方红农业装备等企业,“面对面和技术专家交流前沿拖拉机的作业技术,学习了小麦、玉米机收减损的注意事项,每亩地竟然能增收200斤。”

课堂同样接地气。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专家赵野解读《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专家白艳剖析《农机安全生产》,政策、技术、安全一条线串讲,河南农业大学王万章教授讲解《农机农艺融合的小麦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家里那台闲置老拖,本打算当废铁卖,听完政策才知道能补不少钱。”来自原阳县的牛兴良说,回去就准备申报报废更新。

新乡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朱莉介绍,为了让此次培训“立起来”,农机中心与河南科技学院联手摒弃“老师讲什么、学员听什么”的“漫灌式”套路。开班前座谈调研,把机手痛点直接转化为课程要点;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省农业农村厅等专家应邀组成“订单式”师资团,“学员缺什么,课堂上就补什么”。教学实行“沉浸式”四段流程:理论讲座—田间课堂—技能比武—观摩交流。既有惠农政策、综合素养等理论模块,又设安全操作、智能驾驶、无人机植保、故障诊断等实操单元;田间课堂现场比武、企业产线即学即练,确保每位学员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知识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田野是考场,丰收是答卷。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翼在结业式后接受采访时给参训学员送出三句话:“做懂技术善创新的智慧新农人,做守规矩重安全的责任守护者,做能致富带增收的创业带头人。”百名农机手即将返程,携带者培训所得,怀揣着梦想,在推动新乡农机现代化发展的征程中持续探索、不断创新、稳步前行。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