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当古老的诗句在耳畔响起,白露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气,也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每年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即为白露。此时,暑气渐消,秋意渐浓,大自然正经历着一场温柔而深刻的变革。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张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当古老的诗句在耳畔响起,白露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气,也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每年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即为白露。此时,暑气渐消,秋意渐浓,大自然正经历着一场温柔而深刻的变革。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它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仲秋的大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加大。清晨时分,水汽在低温下凝结成晶莹的露珠,挂在草尖、树叶上,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宛如大自然洒下的珍珠,这便是“白露”名称的由来。
从气候上看,白露是一个转折点。夏日的炎热渐渐远去,凉爽的秋风轻拂面庞,带来丝丝惬意。但早晚的凉意也提醒着人们,要适时添衣,注意保暖。“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句谚语生动地道出了白露时节气温下降的速度。此时,南方部分地区(如巴蜀一带)常是秋雨绵绵,“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景象频繁出现;而北方地区则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尽显秋的辽阔与宁静。
白露三候,更是一幅充满生机与智慧的自然画卷。“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鸿雁和燕子等候鸟感知到气候的变化,纷纷南飞避寒,踏上漫长的迁徙之旅;而那些留在原地的鸟儿,则开始忙碌地储存食物,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准备。动物们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对于农民来说,白露是一个忙碌而喜悦的时节。此时,农作物进入了最后的生长和收获阶段。“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田野间,棉花吐絮,谷穗金黄,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农民们抢抓农时,收割、晾晒、储藏,每一滴汗水都化作了丰收的喜悦。同时,他们也开始为下一季的播种做准备,翻耕土地、挑选种子,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下新的梦想。
白露,这个诗意的节气,不仅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让我们看到,在经历了夏日的热烈与喧嚣后,大自然逐渐回归宁静、走向沉淀。人生亦如此,在经历了风雨和挫折后,我们也应该学会沉淀自己,积累力量,迎接新的挑战。正如这白露时节,虽没有春天的繁花似锦,夏天的热烈奔放,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静谧与深沉。让我们在这秋意渐浓的时光里,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