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美国接连发生的两起凶杀案,将整个社会撕裂的矛盾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眼前。一个是地铁随机杀人案,另一个是政治暗杀案。看似毫不相关,却把“治安、种族、司法、政治”几乎全部浓缩到了一起。
最近,美国接连发生的两起凶杀案,将整个社会撕裂的矛盾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眼前。一个是地铁随机杀人案,另一个是政治暗杀案。看似毫不相关,却把“治安、种族、司法、政治”几乎全部浓缩到了一起。
1. 地铁上的无差别杀戮
8 月底,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地铁里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案件。34 岁的德卡洛斯·布朗(Decarlos Brown Jr.)毫无征兆地刺死了前排女乘客,然后若无其事地下车离开。监控视频被曝光后,美国网友震惊:这名男子此前已被捕 14 次,盗窃、抢劫、恐吓,劣迹斑斑。
受害者是一名乌克兰女性伊琳娜·扎鲁茨卡(Iryna Zarutska)。她在 2022 年因战火离乡,来到美国打工,却最终命丧地铁。更讽刺的是,伊琳娜曾在社交平台上公开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BLM)运动,而让她丧命的,正是一位黑人惯犯。
事件曝光后,美国人更愤怒的是司法漏洞:布朗在 7 月被捕时,本应关押,但法官以“精神问题”为由让他释放。媒体深挖发现,这名法官同时在心理机构任职,利益冲突明显,却依然坐在审判席上。
2. 查理·柯克的政治暗杀
几乎同时,另一桩命案震动了美国政坛。年仅 31 岁的保守派大 V 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犹他州大学演讲活动中遭狙击,中弹后不治身亡。柯克是特朗普阵营的代表性人物,粉丝无数,政治影响力极大。
更令人不安的是,现场早有人拍下疑似狙击手埋伏的画面,手法几乎与此前特朗普遇袭如出一辙。不同的是,特朗普当时侥幸生还,而柯克却没能逃过子弹。白宫随后下半旗致哀。
3. 矛盾与撕裂的美国
这两起案件,一起发生在民生场景,一起发生在政治现场,却指向同一个事实:美国社会的矛盾已到全面失控的边缘。
治安恶化:总统特朗普才刚刚对外宣称“华盛顿晚上出门,很可能不会受伤”,结果次日柯克遇害,这种“安全感”讽刺至极。
种族纠葛:一位乌克兰难民支持 BLM,却死于黑人惯犯之手,引发激烈争论。
司法失灵:累犯轻松脱身,民众质疑司法体系沦为利益链。
政治撕裂:保守派代表人物被暗杀,更加剧了对立情绪。
如今的美国,已经不再是那个“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自由”的社会,而是“不同意你的观点,就用子弹回应”。
结语
在一桩桩事件背后,我们看到的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的失衡:种族冲突、司法漏洞、政治斗争、枪支泛滥……所有问题正在交织成一张危险的网。美国社会,似乎正滑向一片难以预测的“黑暗森林”。
来源:一航走遍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