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 | “入门价位的桌面组合” 双木三林 SMSL D1 & PH1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3 17:11 1

摘要:在桌面音频设备里,SMSL 一直有不少性价比很高的选择。这次拿到的两台产品,SMSL D1 桌面 DAC(约 650 元人民币)和SMSL PH1 唱放 + 耳放(约 500 元人民币),是我评测过最便宜的桌面设备之一。问题也随之而来:低价能不能保持合理的音质

在桌面音频设备里,SMSL 一直有不少性价比很高的选择。这次拿到的两台产品,SMSL D1 桌面 DAC(约 650 元人民币)和 SMSL PH1 唱放 + 耳放(约 500 元人民币),是我评测过最便宜的桌面设备之一。问题也随之而来:低价能不能保持合理的音质表现?

SMSL D1:小体积 DAC 的亮点

D1 的核心是 ROHM BD34352EKV DAC 芯片THD+N 仅 0.00038%。搭载 XMOS XU-316 USB 接口,支持 32bit/768kHz PCMDSD512

机身用铝合金材质,配合触控按键,整体外观看起来很现代。输入接口包括 光纤、同轴、双 USB-C(一条供电,一条传输),后面板提供 RCA 输出

D1 支持 Plug & Play,无需额外驱动,功耗小于 5W,比一盏 LED 灯还低。信噪比(SNR)和动态范围(DNR)达到 119dB,在入门级价位算是相当不错的参数。

SMSL PH1:专注 MM 唱头的唱放

PH1 的定位和 D1 不同,它是一台 Phono 前级(MM 唱头专用)+ 简单耳放。SMSL 选择只支持 MM,是为了提升音质,而不是像很多入门机那样 MM、MC 全都兼顾。

增益值为 46dB,输出电平可达 1Vrms,相比多数入门级 MM/MC 唱放的 300mV 输出更符合后级功放的需求。

机身采用 CNC 铝合金外壳,前面板是 6.35mm 耳机输出,后面板有 RCA 输入 / 输出和电源接口。参数上,THD+N -81dB、声道分离度 -77dB、SNR 84dB,耳放功率只有 90mW/每声道,仅适合推阻抗较低、灵敏度较高的耳机和入耳式耳机(IEM)。

更适合当唱放或前级

SMSL D1 在 USB DAC 模式下几乎无延迟,适合实时内容播放,声音干净利落。缺点是机身在工作时会发热。

SMSL PH1 的局限比较明显。它只接受 MM 唱头信号,直接接 DAC 会失真,即便把音量压低到 10% 以下,声音依然偏暗、染色重,高频衰减明显。换句话说,它更适合当唱放或前级,而不是常规意义的耳放。

析力和细节表现超出入门级预期

SMSL D1:整体偏 自然 – 中性,低频略带松弛感,高频带有一点锐利感,解析度高,声场开阔。声音风格上更接近 ESS 芯片的明亮感,而不是 ROHM 的温润。解析力和细节表现超出入门级预期。

SMSL PH1:声音明显偏暗,染色感强,高频衰减严重。它并不是为了常规 DAC 输入设计,而是严格对接 MM 唱头信号,所以作为唱放和前级用更合适,耳放部分只能算是附带功能。

结语

从价格来看,D1 与 PH1 都属于非常亲民的桌面设备。遗憾的是,它们并不能很好地搭配在一起使用,否则在外形、体积和设计上会是个很有趣的组合。如果预算有限,想要一台小巧稳定的 DAC,D1 值得推荐,声音清晰可靠,适合做桌面系统的数字核心。PH1 则更适合作为 MM 唱放 / 前级,不要把它当成常规耳放来看待。

实际应用场景上,D1 可以放在桌面搭配入门功放或有源音箱,满足 Hi-Res 和 DSD 播放需求;而 PH1 更适合入门黑胶系统,给 MM 唱头提供干净的前级放大。两者定位不同,如果对号入座,各自都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来源:影音新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