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和基层开展社会实践,直观体验党的创新理论在祖国大地的生动实践,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中国式现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和基层开展社会实践,直观体验党的创新理论在祖国大地的生动实践,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按照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关于开展2025年河北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团市委加强统筹协调,鼓励指导在唐高校深入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活动开展提供保障。下面,一起看看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等社会实践团队的的风采吧。
团队类型:科技创新研学团
院系名称: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
团队名称:铸梦钢城研学队
7月14日至18日,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铸梦钢城研学队30名师生代表,赴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企业研学参观环节,队员们深入荣程钢铁生产一线,沉浸式了解钢铁生产全流程工艺。从原料冶炼到成品轧制,从智能车间到环保设施,在专业技术人员的讲解下,将课堂所学的材料工程理论与实际生产场景深度结合。“以前课本里的‘钢铁冶炼原理’只是抽象概念,这次亲眼看到高温钢水转化为优质钢材的过程,不仅懂了技术细节,更感受到了产业发展的力量。”队员李子涵感慨道。此次参观不仅拓宽了队员的行业视野,更帮助他们明确了职业需求,为后续职业规划筑牢基础。
队员们走进记忆馆,通过珍贵史料、影像资料与实物展品,系统回顾党的光辉奋斗历程,感悟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与奉献精神。研学队以“党史学习+职业理想”为主题开展交流讨论,引导队员们将红色基因融入职业追求。“革命先辈为国家发展攻坚克难,我们作为材料工程专业学生,更要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未来在钢铁行业深耕细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材料工程系教师杜洪波在分享中说道。此次学习让队员们在党性锤炼中坚定理想,为职业发展树立了正确价值导向。
研学队与在荣程钢铁工作的校友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校友的职业发展路径、岗位工作体验,以及企业对人才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同时,还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收集用人需求,听取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校友的经验分享让我们提前了解职场适应要点,企业的需求反馈也帮我们明确了学习方向。”队员葛磊表示。调研所获信息将为学校优化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精准开展就业指导提供实践依据,助力学校培养更贴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既是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也是深化就业思政教育的具体举措。通过“认知+锤炼+赋能”三维实践,不仅提升了队员的专业认知与职业竞争力,更帮助队员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找准职业定位。未来,学校将持续依托“三下乡”等实践平台,加强校企合作,为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兼具理想与能力的技术人才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02
科技赋能乡村
青春践行使命
团队类型:乡村振兴促进团
院系名称:唐山海运职业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团队名称:唐山海运职业学院“绿芯智联”实践团
8月14日至17日,唐山海运职业学院“绿芯智联”实践团在辅导员费思沅、学管副院长高健杰的带领下,赴唐山市滦南县霍庄村开展为期四天的“环保+人工智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
科技赋能环保:
废旧物品焕发新生
实践团紧扣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惠民实践。在“环保时装秀”环节,成员们巧妙利用废旧塑料、纸箱等材料设计制作环保服装,通过生动活泼的走秀向村民传递绿色生活理念;集成电路技术专业的学生则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盛产的水果制作“水果电池”,以趣味实验讲解清洁能源原理,让村民直观感受科技魅力。此外,团队还精心开发了垃圾分类Python小游戏,通过图形化界面帮助老人轻松掌握分类技巧。“这些年轻人真有创意,玩游戏还能学知识!”村民李大妈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二
AI温暖乡情:
科技助力银龄生活
针对农村老龄化现状,团队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开展“智慧助老”行动。通过AI图像修复技术,为村民修复泛黄、破损的老照片,让珍贵记忆重现光彩;在“智能手机课堂”上,成员们耐心细致地教老人使用手机挂号、扫码支付、视频通话等功能,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活动期间,师生还与村民一起唱响《歌唱祖国》《团结就是力量》等经典红歌,用歌声传递爱国情怀。“现在的科技真发达,这些孩子就像自家孙子孙女一样贴心!”村民霍大爷感动地说。
三
智慧农业调研: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玉米地、豆角田的种植和灌溉情况。结合智能传感与物联网技术,团队设计出“低成本智慧大棚”方案,通过温湿度监测与自动灌溉系统帮助农户实现精准种植、节水增效。“成员们的方案很实用,解决了我们灌溉的大难题!”种植户张大哥连连称赞。学管副院长高健杰表示:“职业教育要扎根大地,这次实践不仅让成员们学以致用,更让他们深刻理解了科技服务‘三农’的重要意义。这次实践是一次生动的专业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政教育。成员们用所学服务社会,用科技赋能乡村,展现了海运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
四
思政引领:
青春与时代同向同行
活动期间,团队以“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开展微党课,探讨青年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作用。辅导员费思沅强调:“‘三下乡’不仅是社会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我们要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在为期四天的实践活动中,唐山海运职业学院“绿芯智联”实践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团队不仅将前沿科技带到田间地头,更在服务中深化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乡村振兴需要青年力量,人工智能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方案,让“三下乡”真正变成“常下乡”。
03
崇礼体文旅融合新路径
团队类型:社会服务践行
院系名称: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商学院
团队名称:“夏韵知行”实践团
7月10日至8月10日,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夏韵知行”实践团赴张家口崇礼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赴富龙四季小镇开展实地调研
团队抵达第一个调研地点——富龙四季小镇。在场内采访了崇礼当地居民、外地游客、山地自行车店老板及来崇旅游的外国友人,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到实际有效反馈答卷300份,听到了不同群体对崇礼夏季产业建设的不同看法,并同富龙集团党群办主任孟德龙等进行了交谈,对富龙夏季山地速降场地的了解更上一层,让团队对“一季火”到“四季热”拥有了更深刻的见解。
△团队赴崇礼区体文旅局深入调研
团队在团崇礼区委书记吴华臻的带领下深入体文旅局进行调研,团队与崇礼区体文旅局办公室主任聂晓云进行深入探讨。聂主任从游客体验、数字化传播、新兴业态等角度进行讲解,如开发山地速降项目、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小众景点、设计体育赛事配套旅游线路等。团队下一步调研方向将从这些方面着重研究,为后续数据提供参考。
△团队同崇礼团区委召开座谈会
团队与团崇礼区委书记吴华臻座谈。座谈中,团崇礼区委书记吴华臻不仅体现了对青年学子的关怀,更讲述了崇礼的发展现状,着重提及崇礼的体文旅产业建设,为团队的调研工作提供了诸多宝贵建议。
△团队进行合影留念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夏韵知行”实践团围绕张家口崇礼夏季文旅产业建设,通过前期筹备、赴崇调研、交流总结三个阶段,始终坚持实际,以调研开题、以实干破局、切实做好调研成果转化。团队成员表示:一定要接过弘扬实践精神的接力棒,在传播家乡特色文化的道路上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