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白术怕价崩、囤白芷怕砸手里?2025年这两种常用药材的行情走向,关系着不少种植户和经销商的收益。不少人盯着当前价格犹豫:现在入手会不会亏?明年种了能不能卖上价?今天结合近8年行情数据和产区实况,对白术、白芷的行情走势进行分析。
种白术怕价崩、囤白芷怕砸手里?2025年这两种常用药材的行情走向,关系着不少种植户和经销商的收益。不少人盯着当前价格犹豫:现在入手会不会亏?明年种了能不能卖上价?今天结合近8年行情数据和产区实况,对白术、白芷的行情走势进行分析。
先看当前的价格——2025年新货上市初期,白术的价格分层很明显:
二年生鲜货:8-13元/公斤;
燎毛统货(6成干):16-23元/公斤;
二年生含潮个子:36-45元/公斤;
一年生鲜货:5元/公斤左右;
河北生切片:26-35元/公斤。
这个价格放在历史里看,已经是“降温”后的水平。回顾2018年至今的行情,白术走的是“暴涨-回落-再暴涨-深跌”的过山车路线:
2018-2019年持续下滑,从25元跌到14元;2020-2021年小幅回升至30元;2022年又落回22元;2023年突然发力,从30元飙到110元,产新后回落到80元;2024年更极端,洪涝灾害推高价格,二年生白术摸到175元的历史天价,可水淹货上市后,价格一路跌到95元。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2025年的白术为啥难涨?核心原因就一个:高价刺激下的“扩种潮”已经成型。
以前白术主要在河北、安徽、河南种,现在贵州、四川、云南甚至江苏都加入了种植队伍。新产区的产能会慢慢释放,市场供应只会多不会少。
这就像“供需天平”:一边是越来越多的新货,一边是当前45元左右的新货价(比2024年天价低了近7成)。按照中药材“高价扩种、低价去产能”的规律,白术已经站在了新一轮低价周期的起点。
所以2025年产新,价格下滑是大概率事件。对种植户来说,盲目扩种风险高;对经销商来说,囤货要更谨慎——只有等几年低价消化完过剩产能,白术才可能迎来下一轮高价。
再看白芷,当前产新已经进入后期,安徽亳州(主产区之一)的价格:
无硫磺小统货:5-6元/公斤;
中条子:7.5元/公斤左右;
大条:9元/公斤左右。
对比历史行情,白芷的“高位周期”其实刚过。2021年它从7.5元涨到16-18元,2022年回落后年底又弹到26元,2023年冲到37元,产新后落至24-30元;2024年产新后,价格直接从20元以上跌到9-10元,跌幅不小。
但有意思的是,2024年的价格下跌,并没彻底浇灭种植户的热情。尤其是今年很多药材行情低迷,白芷就算降价,相对一些品种仍有吸引力,导致2025年的种植规模没减,反而比前几年还大。
更关键的是“供需失衡”的压力:
用量跟不上:近年白芷年用量稳定在2-3万吨,但2025年不管是餐饮(白芷是香料)还是药用,实际走货都不理想,预计年用量会降到低位;
库存太充足:2024年白芷种植面积大增,产量足够满足未来3年左右的需求。加上2025年新货产量基数大,新陈货源叠加,市场根本不缺白芷。
所以短期看,白芷没有大涨的基础——除非出现极端天气导致大幅减产,否则行情大概率会在低位震荡。
行情变化快,但底层逻辑不变——供需决定价格。看懂这两种药材的供需现状,才能在2025年的行情里少踩坑、多避风险。
来源:中药材圈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