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岑巩:育秧绘春景 沃野展新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7 18:02 1

摘要:随着气温逐渐回暖,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各坝区迎来了水稻制种育苗的关键期。连日来,该县紧抓农时,积极开展水稻制种育苗工作,田间地头奏响了一曲热闹的春耕“进行曲”,为今年的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各坝区迎来了水稻制种育苗的关键期。连日来,该县紧抓农时,积极开展水稻制种育苗工作,田间地头奏响了一曲热闹的春耕“进行曲”,为今年的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走进岑巩县天马镇杜麻村水稻制种育苗基地,水稻制种农户们忙着播撒今年首批父本种子。田间一排排银白色的弧形小拱棚整齐排列,薄膜下新播的稻种正静待破土,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

​​育苗是整个春耕生产的第一个环节,秧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制种丰收与否。为保障水稻制种顺利进行,农业部门、种子公司早部署、早动员,积极组织种植大户和农户们进行育苗,同时加派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做好农资保障,全力抓好水稻春耕备耕工作。​

在水尾镇新场村的田间地头,种植大户陈良东组织村民在田间忙碌,一行行起垅的秧苗基地与银白色的弧形小拱棚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耕画卷。

“我们新场村,主要产业就是水稻制种,我承包种了十年,效益可观,经验也比较丰富。所以今年我们提早谋划,继续承包 650亩地做产业。” 陈良东说。

水尾镇把制种产业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大户+农户”模式,在当地构建起从技术指导到订单回收的完整链条,让广大农户和种植大户种有定向,销有方向,收益更有保障。​

近年来,岑巩县作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实施县企合作共建、供种能力及装备提升、经营主体培育、科技创新支撑、管理与质量品牌提升等五大工程,多措并举,加大农技培训,不断提升水稻良种化水平和种源供给能力,统一杂交水稻种子的选育、管理、销售等工作,为保障水稻用种安全、推进种业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贵州杨光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