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风有信,金桂飘香;弦歌不辍,师者情长。"在这满含诗意与收获的金秋时节,学校的底蕴与荣光始终源于薪火相传的师者力量。罗山县第三实验小学办学八载,坚守"名校育名师,名师铸名校"的初心,深耕"润养教育"品牌建设。八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以"匠心守初心,用热爱筑未来"的
"秋风有信,金桂飘香;弦歌不辍,师者情长。"在这满含诗意与收获的金秋时节,学校的底蕴与荣光始终源于薪火相传的师者力量。罗山县第三实验小学办学八载,坚守"名校育名师,名师铸名校"的初心,深耕"润养教育"品牌建设。八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以"匠心守初心,用热爱筑未来"的优秀教育者,他们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办学品质的亮眼名片,更是点亮学子前路的"微光"。
为弘扬教育家精神、礼赞筑梦引路人,同时以名师故事传递教育温度、展现办学特色,罗山县第三实验小学特推出《弘扬教育家精神,礼赞筑梦引路人》专栏,不定期讲述名师以教育家精神为舵、以立德树人为帆的育人故事。师者如光,微以致远,首期就让我们走进罗山县第三实验小学方明老师的教育世界,聆听她"润养童心,育见成长"的温暖篇章。
育梦路上,润养花开。每个孩子都是待琢的璞玉,作为教师,我们应做有温度的润心人。——方明
方明老师,中小学二级教师,获得信阳市师德先进个人、罗山县最美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指导的学生获省演讲比赛二等奖。她是一位满怀热忱的数学教师兼班主任,以润养为笔,在学生心田勾勒数学的奇妙轮廓;以慈母般的爱心,陪伴学生走过成长的每一段旅程;用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感悟专注与探索的力量。她坚信"每颗种子都能在润养教育中蓬勃生长",努力成为学生逐梦路上的同行者。
润心启智,让课堂"活"起来
在方明老师眼中,数学从不是枯燥的数字与公式的堆砌,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连、充满逻辑之美的学科,需要润心启智的教学方式。为了让六年级的《平面图形面积的总复习》知识更易理解,她提前准备了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磁力贴教具。课堂上,孩子们通过亲手操作,直观感受各种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曾经抽象的面积推导过程在直观的操作中变得清晰可感,润养出对数学的兴趣。
润德育人,让班级成为温暖"家"
作为班主任,方明老师深谙"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需以润德之举育人。她在班级里实行小组量化管理制度,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小组划分,从学习、日常行为习惯、班级活动及学校活动等多个方面来建立积分制度,每两周评选一次优秀小组,以此激发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
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她会特意在课堂上创造简单的发言机会,课后找轻松的话题聊天,帮他们慢慢打开心扉;对于精力旺盛的"小调皮",她会委以"纪律小管家""劳动小班长"等重任,让他们在承担责任中学会自律;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她牵头组建"数学互助小组",安排学有余力的孩子当"小老师",在互助中,不仅学习困难的孩子有了进步,"小老师"们也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润养出互助友爱的班级氛围。
润能赋能,让活动成为成长的"阶"
方明老师始终重视通过校园活动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尤其聚焦艺术节与科技节的参与指导。指导朗诵时,逐字打磨语音语调,帮助学生把握文本情感;筹备舞蹈节目时,结合学生的特长编排动作,鼓励害羞的同学大胆展现,在反复排练中凝聚班级向心力。科技节期间,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动手制作及科学实验展示项目,引导他们分组协作,将课堂知识融入实践,既激发了科学探索热情,也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润情沟通,架起家校共育"桥"
教育是家校协同的艺术,方明老师始终以润情之举维系着与家长的沟通纽带。她会在天气变化时,在班级群里温馨提醒增减衣物;孩子取得进步时,及时向家长反馈,给予肯定;发现孩子状态不佳时,主动与家长深入交流,一起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对于班级里的留守儿童,她更是倾注了更多关怀。经常与孩子远在外地的父母通话,详细讲述孩子的在校表现,鼓励家长多通过电话、视频与孩子交流。
十余载教育路,方明老师将满腔热忱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一节节润心的数学课、一天天温暖的陪伴、一次次真诚的沟通,践行着"润养童心,育见成长"的初心。如今,许多她教过的孩子已带着知识与梦想奔赴更广阔的天地,而她依旧坚守在讲台前,眼神明亮,笑容温暖,以润养之力,静待下一季花开,继续书写属于她的教育芳华。
教育,是一场以耐心为基石、以智慧为养分的温柔浇灌,更是一场静待花开的执着守望。教育的真谛不在轰轰烈烈的瞬间,而在日复一日的润养里,于细微处播撒希望,在陪伴中见证绽放,这便是教育路上最动人的风景。
来源:静静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