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淘汰过去几十年一直存在的【密植小棒型】品种,改为【密植大棒型】品种,要求品种红轴抗穗腐又抗茎腐,籽粒高蛋白又低淀粉(蛋白质>11.5%,粗淀粉<72%,高蛋白既利于高产又利于密植),抗倒伏又抗倒折,抗旱又耐涝且抗“旱涝急转”,在这些基础之上,实现穗长提升10%
是的,收了小麦之后播种夏玉米,在每亩用肥一百斤的前提下,亩产一吨左右的干籽粒(国标含水量的籽粒为准)。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淘汰过去几十年一直存在的【密植小棒型】品种,改为【密植大棒型】品种,要求品种红轴抗穗腐又抗茎腐,籽粒高蛋白又低淀粉(蛋白质>11.5%,粗淀粉<72%,高蛋白既利于高产又利于密植),抗倒伏又抗倒折,抗旱又耐涝且抗“旱涝急转”,在这些基础之上,实现穗长提升10%、千粒重提升10%。
一般株距18厘米、穗长18厘米左右,平均单穗鲜重0.6斤左右(折合单穗产干籽粒0.4斤左右)。
也就是说,把“密植大棒型”品种的棒槌“掰掉一截”,再和那些“密植小棒型”品种对比长度和重量。这其中的奥秘最主要来自品种的根系发达——可以深入土壤深层去吸收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养分以及土壤深层的水分,从而“节水节肥”也能一亩增产几百斤。
可以说,不少的化肥经销商贪图暴利,专搞伪劣复合肥,仅仅2025年被判刑的某地某人涉案伪劣复合肥达1个多亿。
很多没有被曝光的伪劣复合肥又有多少呢?!
为此,@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指导各地的大农户或者小农户,都可以在“包膜缓释尿素”的厂家直接购买,一是避免了“中间商赚差价”,二是满足玉米的“高氮需要”(玉米是高氮作物,氮肥不足会严重减产)。
因为要实现“密植大棒”的穗子长、籽粒重的效果,在株距18厘米的条件下,穗长18厘米、千粒重350克,所以,适当喷施1—2次杀虫剂和控旺剂是应该的(每亩通入几元钱而已)——控旺剂使用可以提升耐密性,如果不愿意喷施也没关系,品种本身“抗倒伏又抗倒折”是基本要求。
但是,一定杜绝使用任何套餐产品(避免种植户多花冤枉钱),最常用的杀虫剂噻虫嗪、菊酯类或苯甲茚虫威就属于成本低、效果好的农药。
另外,杜绝使用芸苔素等激素,以及磷酸二氢钾(无非就是“磷”和“钾”),以及任何生物菌肥。
其它管理技术要求,由@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派人“一对一”进行指导,确保99.9%示范户的玉米“全村第一”或“全乡镇第一”,在当地“鹤立鸡群”,赢得更多人的尊敬和佩服,带动更多的农民“节水节肥”而一亩增产几百斤粮食。
来源:北方农村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