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膏药“影帝”:老板P图扮专家,2元成本收割智商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2 21:16 1

摘要:最近这互联网上是越来越魔幻了,你要是没刷到过几个“神医”直播,简直都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最近这互联网上是越来越魔幻了,你要是没刷到过几个“神医”直播,简直都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上一秒,一个自称“市野医生”的团队还在东京街头,信誓旦旦地告诉你,他们那款膏药,是“日本国民品牌”,治好了几代人的老腰老腿。

下一秒,画风一转,穿着叮当作响民族服饰的“苗阿姐”“藏老祖”,就在雪山草地间,上演“2分钟接骨”的医学奇迹。

那场面,那特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本草纲目》拍玄幻续集了。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甭管你是信科学的还是信玄学的,总有一款能精准地掏空你的钱包。

可笑的是,你以为你买的是漂洋过海的“洋货”或是深山老林的“秘方”?

拉倒吧,哥们儿。

把这层画皮撕开,背后可能就是同一个郑州老乡,在办公室里琢磨今天该cosplay哪国神医。

那段“猪骨重生”的视频,简直是年度最佳魔术。

一根断骨,贴上膏药,两分钟后,duang!

完好如初,还能梆梆敲桌子。

这玩意儿但凡是真的,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电话都得被打爆。

视频下方的天猫链接里,一款“颈椎贴”销量冲上80万单,49.8元一盒,这泼天的富贵,直接把“神贴骗局”这几个字糊在了脸上。

说起来,这帮人的想象力,你不得不服。

那个听着就很高大上的“东京医学研究院”,一查,好家伙,是今年4月份刚在香港花一万港币注册的皮包公司,全名还特讲究,叫“东京医学研究院株市会社有限公司”。

这名字,每一个字都精准地踩在了消费者崇洋媚外的G点上。

更骚的操作还在后头,这香港公司的董事,和膏药背后真正的操盘手——亿佰人(郑州)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是同一个人!

就连包装上那个慈眉善目、留着小胡子的日本专家头像,都是拿老板本人的照片P了下胡子“二创”的。

这哪是卖膏药,这是行为艺术啊!

你再猜猜这“艺术品”的成本?

厂家的人自己都兜不住了,一盒,出厂价,两块钱。

从两块到四十九块八,这中间翻滚的不是利润,是人性里无尽的欲望和轻信。

巅峰期,这玩意儿一天能卖十万盒,光是投流广告费,一天就敢烧上百万。

这钱烧得,比我们烧开水都快。

一套剧本,换个演员就能接着演。

你以为“市野医生”这个假洋鬼子被锤了就完了?

太天真了。

市场上立马冒出个“市野博士”,包装话术一模一样,继续收割那些还没反应过来的韭菜。

而郑州那个“总导演”团队,更是业务繁忙,日系风玩腻了,立马转战民族风。

于是,“苗阿姐”和“藏老祖”就顶着神圣的光环登场了。

你看,“苗阿姐”头戴银角冠,身披苗绣,故事讲得那叫一个源远流长;“藏老祖”置身蓝天白云牦牛之间,声称没有他改善不了的静脉曲张。

场景换了,台词改了,可后台的发货地址,骗子们是真懒得换。

有人试着从这三家八竿子打不着的店里下单,收到的快递,发货人、电话、地址,一模一样,全都指向河南开封的一个机械厂。

一瞬间,什么日本匠心、苗疆秘方、藏地传承,都成了一个笑话。

这哪是三个品牌,这分明是同一个“中央厨房”炒出来的三盘菜,专供那些好骗的“食客”。

其实说白了,这种“神贴骗局”能屡屡得手,就是把人性的弱点算计得死死的。

一方面,我们对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总有种莫名的敬畏感,骗子就给你编个“传承人”的故事;另一方面,对“洋品牌”的盲目迷信又根深蒂固,他们就给你造一个“日本专家”的人设。

你看,总有一款镰刀,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我们更该问问,为什么这种漏洞百出的骗局能如此猖獗?

是骗子太高明,还是我们太好骗?

都不是。

关键在于,当一个骗局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时,就变得异常坚固。

从2块钱的膏药,到49.8元的售价,中间养活了多少人?

生产的厂家、操盘的经销商、写剧本的营销团队、昧着良心带货的网红达人,还有那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平台。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而且,我们得搞清楚一个最基本的常识。

这些所谓的“神贴”,拿的都是“械字号”批文,也就是医疗器械。

国家对它的要求是物理上安全,别贴出皮肤病就行,根本不考核疗效。

它那点远红外陶瓷粉,撑死了就是个物理热敷,跟你用个暖宝宝效果差不多。

而真正能治病的,是“国药准字号”,那得经过千锤百炼的临床试验,才能上市。

所以,当那些“神贴”吹嘘“一盒止痛”“彻底治愈”的时候,就已经是在违法犯罪的边缘疯狂试探了。

可悲的是,总有那么多人,宁愿相信一个虚假的奇迹,也不愿意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世界上,没有神药,只有骗局。

而下一次,当类似的骗局换个马甲卷土重来时,我们能保证自己不会再次上当吗?

这,恐怕才是最让人细思极恐的。

来源:副本Z-8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