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卖出天价的书法作品,件件过亿——书圣的只排第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21:13 1

摘要:2016年5月,在嘉德2016春拍中,曾巩《局事帖》卖出了2.07亿元的高价,这也使其成为拍卖史上卖价第三高的书法作品。

第三名:曾巩《局事帖》

2016年5月,在嘉德2016春拍中,曾巩《局事帖》卖出了2.07亿元的高价,这也使其成为拍卖史上卖价第三高的书法作品。

《局事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人曾巩唯一传世的墨迹楷书书法作品。

作品书写于印书书页背面的随意之作,水墨纸本,尺寸为29×38.2cm,共124字。

其内容是曾巩62岁通判越州任上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

《局事帖》有欧字和钟绍京小楷的格局和笔意。

起笔尖锋,运笔中锋、侧锋协调转换,用笔提按分明,十分干脆利落,落笔处劲挺有力,字形修长大方,妍美遒劲,骨力通达。

章法上,字与字距离拉开较大,节奏上下起伏,气韵从开始的惊心动魄,变为舒和畅意,尽显明朗宽阔,蕴含唯美之风,艺术格调丰富。

总体看来,《局事帖》书写法度灵活、个人情感自然流露,文人气质与书法的渗透融合,正是宋代“尚意”书风理念的最生动的表达。

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江西建昌军南丰(今南丰县)人,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以文名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南丰先生”。

第二名:王羲之草书《平安帖》

2010年11月,王羲之摹本草书《平安帖》拍卖成交总价3.08亿元,在书法作品拍卖史上屈居第二。

草书《平安帖》又名《告姜道帖》,帖上并无作者的名款,但历史上大多数人都认为原帖是“书圣”王羲之书写的尺牍作品(信件)。

而此幅墨迹绢本被学界认为是宋代摹本,疑为米芾所摹。

草书《平安帖》最早见于北宋著名丛帖《绛帖》,后经《宣和书谱》著录,原帖共有九行,后被一分为二。

现存帖是前半部,纵24.5厘米,横13.8厘米,共4行,41个字。

展开书帖,41个字周围盖了几十方收藏鉴赏印章,可见其历史流转中曾屡次易主(据称此帖为拍卖藏家1947年于北京一个地摊以五块钱购得)。

乾隆帝曾赞誉该帖“可亚时晴”,意为媲美“三希堂”瑰宝《快雪时晴帖》,民间也流传王羲之高古摹本无出其右。

草书《平安帖》篇幅虽短,但行笔轻快从容、畅意潇洒,点画清逸和谐、浑实遒劲,略融入行书的意态,笔画规范,而笔势又没有过于狂放,章法上悠扬轻灵,又不似狂草,错杂奔动。

通篇静谧灵动、流转多姿,细节处无不暗藏遒劲中见逸气的晋人风度!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

第一名:黄庭坚《砥柱铭》

2010年6月以4.368亿元拍卖成交,创书法作品历史拍卖最高纪录。

《砥柱铭》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的手书作品,是他散落民间的最重要的书法瑰宝之一。

这幅手卷长达11米,画心长8米,全文600多字。

内容是黄庭坚生前最为推崇的唐朝宰相魏征写的《砥柱铭》,这是篇警醒帝王鞭策君主的政论文。

卷上有宋代贾似道、明代项元汴直至清代民国藏家的大量题跋和钤印。

黄庭坚《砥柱铭》书法特点如下:

笔法:起笔逆势切入,行笔提按交响,收笔出锋如戟,线条流畅颇具力量且豪迈大气韵律十足。

字法:结体中宫凝聚,四角开张,笔画交错呼应,字字独立,字间又相互呼应。

章法:书体先楷后行、草意收尾,节奏跌宕;墨色浓淡变幻,视觉对比强烈;通篇字距行距疏朗,留白宏阔、意境非常。

风格:凝练有力,结构独特,大字行书气势磅礴,既灵动洒脱,又不失沉稳,尽显北宋文人精神气象。

黄庭坚(1045-1105),号山谷道人,江西洪州分宁(今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高清原帖部分截选:

来源:小蔚观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