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文化弘扬者和诗词创作者,精挑细选出优秀诗词分享给朋友们欣赏,为大家的生活增添诗情画意,是一件大乐事和大善事。
作为文化弘扬者和诗词创作者,精挑细选出优秀诗词分享给朋友们欣赏,为大家的生活增添诗情画意,是一件大乐事和大善事。
实话实说,中华之诗各个朝代的排名,唐朝第一,宋朝第二,清朝第三。
本文精挑细选了清朝很精彩的6首山水诗,分享给朋友们欣赏,这些诗知名度不高,但确实很有诗味。
偶为看山出,孤舟向晚亭。
野梅含水白,渔火逗烟青。
寒屿融残雪,春潭浴乱星。
何人吹铁笛,清响破空冥?
横塘为江南苏浙一带河流岸边地名,诗僧宗渭乘船出游夜泊于此,他有感于此地一片玲珑秀美的夜景,有感于江夜闻笛,写此诗抒怀。
无论是野梅、渔火、残雪、乱星,还是那响入空冥的铁笛之声,都能把人带入一个浮想联翩的美妙世界。
全诗优美动人,精炼空灵,很有意境和诗味,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
晓风催我挂帆行,
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
菜花香过秀州城。
这首诗写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当时作者已经64岁了,他游春到鸳湖,虽是晚年,但他的心依旧被青春所激动,被乡情陶醉,看到鸳湖的胜景,写此诗抒发感慨。
此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嘉兴城外惠风和畅、春草繁茂的景象,三日雨晴过后,片片油菜田撩拨着诗人内心的乡情。
此诗以情韵取胜,鸳湖景中满是诗人对故土的挚爱,清新秀丽、沁人心脾。
不觉舟如叶,随风入窅冥。
潮来天宇白,日照海门青。
孤屿遥相认,危樯觉有灵。
中流抚身世,万里一浮萍。
这首诗通过描绘舟行海上的所见所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他在感受自然壮丽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身世和命运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和韵味的佳作。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影。
此诗层次鲜明,写景抒情俱佳,但是用韵存在瑕疵。
开头两句写出城天色,写湖上环境,实际上是作者情趣和性格的流露。
接下去四句,以写景为主,由静景写到动景,画面由湖岸转换到湖上,最后两句抒发游湖情景交融的感触。
全诗语言虽平淡但醇美,情、景、理融为一体,将西湖晨晓“空、清、静、虚”的特色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山当面立路疑穷,转过湾来四望通。
凉月满楼人在水,远烟著地树浮空。
熊罴之状乃奇石,鹳鹤有声如老翁。
清福此间殊不乏,可容招隐桂花丛。
诗人在山中行走,初时疑路已尽,转过山湾却豁然开朗,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惊喜。
颔联通过“凉月满楼人在水,远烟著地树浮空”的描绘,展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的喜爱。
颈联以熊罴状奇石、鹳鹤声如老翁的描绘,增添了山居生活的趣味与神秘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
结尾“清福此间殊不乏,可容招隐桂花丛”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此诗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美景,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江到兴安水最清,
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
船在青山顶上行。
这首诗别出心裁,想象力丰富。
江水流到兴安时水变清了,水中映着青山的影子,像是在水中生长出来的。清晰地看见了青山的顶部,小船就像是在青山的山顶上滑行一般,很有诗意的场景。
清朝很精彩的6首山水诗分享完了,这些诗确实富有诗意和美感,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
朋友们,文中这6首山水诗你曾经读过几首?最欣赏其中的哪首?欢迎分享高见。
来源:驶向一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