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抖音又动真格了,突然把一拨擅长做电商效果广告的销售和运营直接划进了抖音电商。市场立刻有人窃窃私语,这不是小修小补,这是一场擅长打劫流量的队伍被放到前台操作。抖音电商这次动作,值得盯着看。
抖音又动真格了,突然把一拨擅长做电商效果广告的销售和运营直接划进了抖音电商。市场立刻有人窃窃私语,这不是小修小补,这是一场擅长打劫流量的队伍被放到前台操作。抖音电商这次动作,值得盯着看。
回头说点来龙去脉。抖音电商从2017年试水,到2020年借直播风口爆发,走过一段猛进的路。那年上半年成立了电商部门,随后上了支付,慢慢把交易支付物流串成一圈。数字会说话,2020年平台GMV约2000亿元,2023年冲到2.7万亿元,2024年达到3.5万亿元。别小看这增长,短视频把流量变现的能力真是被证明了。
说回组织调整。这次把大客户直客部和效果广告团队并进抖音电商,品牌广告团队继续留在商业化。4月还有一次搬迁,产品和产运人员往抖音电商和生活服务团队里走,算法留在商业化。合在一起的结果很直接,抖音电商现在拥有从广告平台到一线销售的完整商业化矩阵,而且能拿到更多调配流量的权限。看到这些调整,脑子里第一个反应是,抖音想把流量分配的刀柄握在自己手里,这步棋很务实也挺有冲劲。
平台治理也在收紧。平台对侵权、假货和虚假宣传一直不客气,公开数字挺扎心,累计处罚超57万家侵权商家,处置商品链接超230万条,今年五月还处罚超1000个违规达人。平台给商家让利也很明显,上半年帮商家省了140亿元经营成本,还释放了超150亿元保证金。那种感觉像是既治病又给药,一边清理乱象,一边给商家喘气的机会。
我私下跟同行聊过,有人笑着说,抖音现在做事更像传统平台,也更像一家内容公司在跑电商,它既要控制流量质量,也想把交易做成闭环。说法有点尖锐,但听着很合逻辑。
再看短板,物流始终是抖音的硬伤。即时零售现在是兵家必争地,阿里和京东早已把仓网和配送打好了底。抖音没广泛自建物流,选择和顺丰、京东物流和申通合作,补短板,做冷链共享和次日达体系。短期这是最快的路。长期能不能把这套外包体系变成像阿里那样的即时零售闭环,还是个问号。
举几个能看得见的点,抖音和顺丰在冷链上配合,京东物流提供冷链共享仓,申通配次日达,这套组合能把生鲜和快消的可达能力稳住。店播数据也开始说明问题,店播商家占直播带货收入的比例很高,很多店播商家开始跑出千万乃至过亿的销量,平台扶持中腰部主播和店播,让流量更分散,也更持久。
把这些拼起来挺清楚。这波组织整合不是摆设,是把流量分发权和商业闭环权收回来。抖音想做的是一套既能产生流量也能把成交抓牢的体系。问题是,物流和供应链能力能不能跟上,决定下一步能走多远。
短评一句,抖音现在既有优势也有隐忧。优势是流量和内容机制,隐忧是履约和供应链。接下来两年会很关键,若物流仓配能真正接上风口,抖音可能把短视频电商的玩法推向另一个高度。最后提醒一句,别只看热闹,盯着那些能把流量沉下来的人,因为他们决定谁能把短视频红利变成长久生意。
来源:@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