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富,勤俭富,不辞辛苦走道路。第二富,忠厚富,买卖公平多主顾。第三富,留心富,听得鸡鸣离床铺。第四富,经久富,手足不停理家务。第五富,谨慎富,常防火盗管门户。第六富,守分富,不去为非犯法度。第七富,同心富,合家大小相帮助。第八富,帮家富,妻儿贤慧无欺妒。第九
《十富歌》所说的“富”,并非家财万贯,它是一种更为广阔、更为持久的富足。真正的富有,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圆满状态,是一种积极向上、和谐安宁的生活智慧。
第一富,勤俭富,不辞辛苦走道路。第二富,忠厚富,买卖公平多主顾。第三富,留心富,听得鸡鸣离床铺。第四富,经久富,手足不停理家务。第五富,谨慎富,常防火盗管门户。第六富,守分富,不去为非犯法度。第七富,同心富,合家大小相帮助。第八富,帮家富,妻儿贤慧无欺妒。第九富,后代富,教子训孙立门户。第十富,为善富,存心积德天佑护。
歌谣的开篇,直指富足的根基——勤与俭。“第一富,勤俭富,不辞辛苦走道路。”没有辛勤的付出,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崇尚劳动。
古籍《尚书》中有言:“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说,功业的崇高在于志向,而事业的广阔则来源于勤奋。勤劳是创造财富最直接、最可靠的途径。
无论是田间耕作的农夫,还是穿梭于市井的商贩,亦或是寒窗苦读的书生,无一不是在用勤劳的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种子。“听得鸡鸣离床铺”与“手足不停理家务”,更是将这种勤奋描绘得淋漓尽致。它要求人们早起晚睡,珍惜光阴,用持续不断的努力,为家庭的未来添砖加瓦。
勤劳之外,节俭亦是不可或缺的品质。古语有云:“成由勤俭败由奢。”辛苦赚来的财富,若不懂得珍惜和善用,便如无根之水,很快就会流失。
节俭并非吝啬,而是一种合理的规划与长远的智慧。它要求我们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不好高骛远,不铺张浪费,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秦朝末年,有一位名叫任氏的粮仓管理员,在天下大乱,众人疯抢金银珠宝之时,他却默默地将无人问津的粮食运回家中储藏起来。后来连年战乱,粮食价格飞涨,他开仓卖粮,最终富甲一方。真正的财富,往往来源于深谋远虑和对资源的珍惜。勤以开源,俭以节流,二者相辅相成,方能为富足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富歌》的智慧,远不止于勤俭持家。它将人的品德修养,视为财富能否长久的关键。“第二富,忠厚富,买卖公平多主顾。”这句看似简单的生意经,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为人之道。
春秋时期的商圣范蠡,三度散尽家财,又能三度白手起家,靠的不仅仅是过人的商业头脑,更是他“富而好行其德”的品格。他主张“待乏论价”,即在他人急需时才出售商品,从不趁人之危,囤积居奇。正是这份诚信与仁厚,为他赢得了天下人的信赖与尊重,使得财富源源不断地向他汇聚。可见,忠厚与诚信,是比黄金更为宝贵的无形资产。
“第五富,谨慎富,常防火盗管门户。”以及“第六富,守分富,不去为非犯法度。”则从风险防范和遵纪守法的角度,阐述了立身处世的原则。《道德经》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相依,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谨慎,意味着对潜在的风险保持警觉,无论是家中的门窗,还是事业中的决策,都要时时留心,防患于未然。而“守分”,则是对内心欲望的约束和对社会规则的敬畏。
古语有云:“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不是拥有多少良田豪宅,而是拥有和睦的家庭关系。
《十富歌》对此有着极为精辟的论述。“第七富,同心富,合家大小相帮助。”“第八富,帮家富,妻儿贤慧无欺妒。”这两句,将家庭的和睦与兴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家庭成员之间,如果能够同心同德,互相关爱,互相扶持,那么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齐心协力地去克服。这种凝聚力,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替代的强大力量。
在一个家庭中,妻子的角色至关重要。一个贤惠明理的妻子,能够将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能够孝敬公婆、和睦邻里,为丈夫创造一个安宁的后方,让他可以心无旁骛地在外打拼事业。更重要的是,她能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整个家庭的氛围,让家中充满温暖与和谐,而不是猜忌与纷争。
家庭是人生的港湾,是奋斗的起点和归宿。如果家中整日争吵不休,人心涣散,那么即使有再多的财富,也感受不到幸福。因此,经营好家庭,让“家和”成为“万事兴”的基石,是《十富歌》所揭示的又一重要智慧。
财富的传承,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接,更是精神与品德的延续。《十富歌》将目光投向了更为长远的未来:“第九富,后代富,教子训孙立门户。”古人认为,留给子孙再多的金钱,都不如教给他们立身处世的本领和安身立命的品德。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多次搬家。从最初的墓地旁,到后来的集市边,再到最终的学堂附近,每一次搬迁,都体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未来的深切期望。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曾子杀猪”的故事,则彰显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曾子的妻子为了一句哄孩子的戏言,曾子却坚持要将猪杀了,只为不失信于孩子。他明白,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次欺骗,就可能在孩子心中埋下不诚信的种子。
这些故事都深刻地说明,“教子训孙”的核心,在于“立德树人”。要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诚信、正直、善良的品格,让他们懂得知识的重要性,明白是非善恶的道理。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后代,才能真正地“立门户”,有能力守护家业,并将其发扬光大,实现家族的长久兴旺。
歌谣的结尾,将财富的境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十富,为善富,存心积德天佑护。”这最后一“富”,是整篇歌谣的点睛之笔,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财富的最高智慧。
《易经》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一个乐善好施、存心积德的人,自然会赢得他人的尊敬和帮助。当他遇到困难时,也更容易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这种因善行而积累的“社会资本”,是一种无价的财富。同时,行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帮助他人所获得的快乐与满足感,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比拟的。
对于“天佑护”,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积极的因果循环。一个善良的人,他的心态是平和的,他的行为是光明的,他所吸引的自然也是正面的能量和机遇。他的善举,如同播撒下无数善意的种子,这些种子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给他和他的家庭。
《道德经》亦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看似无情,却总是眷顾那些品行善良的人。可见,为善,是通往最高层次富足的必由之路,它所带来的,是内心的安宁、家族的荣光和生命的长久价值。这便是《十富歌》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混沌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