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的罕见病——冷凝集素病的诊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20:43 1

摘要:冷凝集素病(cold agglutinin disease,CAD)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old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cAIHA)中的重要类型,临床表现为冷凝集素(cold ag

冷凝集素病(cold agglutinin disease,CAD)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old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cAIHA)中的重要类型,临床表现为冷凝集素(cold agglutininn,CA)介导的溶血性贫血及周围循环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手足发绀,甚至血栓。原发性冷凝集素病(CAD)需要与继发性冷凝集素综合征(cold agglutinin syndrome,CAS)相鉴别。

为进一步提高罕见病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对《第二批罕见病目录》中86个病种分别制定了诊疗指南。小编将CAD诊疗部分整理如下。

诊疗流程

治疗

CAD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轻症患者通过保暖、输液加温、防治感染等非药物治疗即可改善,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性贫血、输血依赖或出现严重影响生活的循环系统症状时可选择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针对B细胞的治疗以及补体抑制剂的治疗。一般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脾切除术等,疗效较差。针对产生CA的B细胞的治疗优点是对溶血及循环症状均有效,缺点是起效较慢,对急性溶血控制不佳。补体抑制剂起效快,CAD及CAS均有效,可用于急性溶血,但需长期维持治疗,且无法改善RBC凝集所致的周围循环症状。

1.一线治疗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是一种人鼠嵌合型单克隆CD20抗体, 为CAD一线治疗方案。

(1)利妥昔单抗单药:利妥昔单抗375mg/m2,每周1次,连续4次。有效率50%左右,但CR率较低(3%)。疗效持续时间少于1年。复发后,再次应用多有效。不良反应多轻微。

(2)利妥昔单抗联合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 375mg/m2,第1天;苯达莫司汀70~90mg/(m2·d),第1、2天。28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有效率为71%,其中CR率为40%。中位起效时间1.9个月。疗效持久,中位随访32个月,复发率仅9%。主要不良反应是粒细胞减少和发热等。

(3)利妥昔单抗联合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375mg/m2,第1天;氟达拉滨25mg/(m2·d),第1~5天。四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有效率为76%,其中CR率为21%, PR率为55%。中位起效时间4个月,中位疗效持续时间6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感染等。

2.二线治疗

如果一线治疗方案是利妥昔单抗单药,无效和复发后,可以选择利妥昔单抗联合苯达莫司汀/氟达拉滨治疗。如果1年后复发,也可选择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 如果一线治疗方案是利妥昔单抗联合苯达莫司汀/氟达拉滨,无效和短期复发(1年内),可以选择临床试验或者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或以下方案。如果2年后复发,也可选择再次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苯达莫司汀/氟达拉滨治疗。

(1)伊布替尼:13例CAD/CAS患者应用伊布替尼(420mg/d)治疗,有效率为100%,其中12例CR,1例PR。HGB中位升高56g/L。全部患者3个月内脱离输血。多数患者1个月内起效,贫血和溶血减轻,雷诺现象缓解。不良反应为轻度皮肤瘀斑、腹泻和皮疹等。

(2)硼替佐米:硼替佐米常用剂量为1.3mg/m2,每周1次,连续4次为一疗程。有效率为31%。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腹泻、便秘等。

(3)达雷妥尤单抗是针对浆细胞和淋巴浆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CD38的单克隆抗体, 已证明对多发性骨髓瘤有效。2020年和2021年各报道了一例达雷妥尤单抗在复发难治的CAD患者中取得良好疗效的病例,在经过8个周期和19个周期达雷妥尤单抗后患者HGB均增长>30g/L,溶血及循环症状消失,脱离输血,其中一例患者观察到CA滴度的下降和骨髓改善,这为达雷妥尤单抗用于CAD患者提供了依据。

3.补体抑制剂

补体C1抑制剂苏替利单抗(sutimlimab)、C3抑制剂pegcetacoplan和C5抑制剂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能迅速控制部分CAD/CAS患者溶血发作,改善贫血。

4.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

静脉免疫球蛋白对部分CAD患者有效。血浆置换对IgM型冷抗体效果较好(37℃时80% IgM型抗体呈游离状态),但对其他吸附在RBC上温抗体效果不佳,且置换带入大量补体。

并发症监测

1.红细胞成分输血

(1)应尽量避免或减少输血。

(2)输血时机应根据贫血程度、 有无明显症状、发生快慢而定。对于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出现严重症状时能排除同种抗体者须立刻输注红细胞。对于慢性贫血患者,HGB在70g/L以上不必输血;HGB在50~70g/L时如无不能耐受的症状可不输血;HGB在50g/L以下时建议输血。

(3)抢救时不强调应用洗涤红细胞。

(4)CAD患者红细胞输注时应注意保温。

2.清除溶血产物和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碱化利尿、利胆去黄,并注意电解质平衡。

3.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CAD患者自身免疫紊乱、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等都会明显增加感染(尤其是致命重度感染)的风险,应注意感染的预防。有条件者可以接种相关疫苗。一旦感染,应积极寻找感染灶和病原体,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

4.血栓的预防

11%~20% AIHA患者发生血栓,血栓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群,包括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脾栓塞、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急性溶血发作、卧床、发热、高龄、既往血栓病史、易栓症、创伤或外科手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感染等。合并高危因素患者常规应用抗凝治疗预防血栓的发生,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或口服抗凝药。

整理:Baa

排版:Baa

执行:Cole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