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件件革命文物,无声讲述着“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作者从今日起,将扶眉战役中的革命文物引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滋养人们纯洁美好的心灵,激扬人们努力奋进的力量,激发人们勇毅前行的斗志。76年前,扶眉战役中涌现出来的模范卫
题记:
一件件革命文物,无声讲述着“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作者从今日起,将扶眉战役中的革命文物引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滋养人们纯洁美好的心灵,激扬人们努力奋进的力量,激发人们勇毅前行的斗志。76年前,扶眉战役中涌现出来的模范卫生员姜纯英的一份报功书和立功事迹展示出来,供人们参观。
姜纯英
1949年3月19日《群众》报报道《女护士姜纯英抬伤员》
在扶眉战役史料展示馆,陈列着七十六年前,在扶眉战役中涌现出来的模范卫生员姜纯英的一份报功书,特别引人注目。
姜纯英,曾是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一军(西北野战军一纵队卫生部护士)卫生部野战医院的一名护士。她投身革命护理工作,在岗位上一贯积极努力,认真负责,有着埋头苦干的精神。无论是日常护理,还是面对紧急情况,她都始终把伤病员的安危放在首位,精心照料每一位伤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条件极为恶劣,缺医少药是常态。但姜纯英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和退缩,她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为了给伤病员更好的治疗,她常常不辞辛劳,四处寻找草药;为了照顾重伤员,她日夜守在病床前,不顾自己的疲惫。她的细心和耐心,让伤病员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正因如此,她多次被评为“一等工作模范”“女英雄”,这些荣誉称号是对她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她无私奉献的见证。
一次,姜纯英在战斗中的表现非常英勇。当时,我军处于突围的紧急关头,情况万分危急。姜纯英已经连续四日未得到充分的休息与饱食,身体极度疲惫,体力严重不支。加之脚上生泡,行动极为不便,她一瘸一崴地走着,最终不幸掉队。天色渐黑,身后隐约传来炮声,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就在这时,她看到一位两腿负伤的同志正艰难地匍匐前行。
那一刻,姜纯英没有丝毫犹豫,尽管自己伤痛缠身,她还是毅然走向前去,坚定地说:“同志,我背你前进!”那位同志看着一瘸一拐的她,心中满是不忍,摇摇头拒绝道:“我还能匍匐前进。”可姜纯英心意已决,不容分说,硬是背起这位伤员,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行。每走一步,她都要忍受着脚上水泡破裂的剧痛,但她咬紧牙关,没有停下脚步。就这样,她背着伤员前进了两华里路,最终安全到达目的地。分别时,伤员满含热泪,怀着敬佩与感激之情说道:“谢谢!”
姜纯英的这一事迹,很快在部队中传开。她的勇敢和无私,让所有人为之动容。部队首长对她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志们也一致评选她为“模范医务工作者”。她的行为,不仅激励着身边的战友,也成为了全军学习的榜样。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副主任张德生对她进行了表彰和嘉奖,并为她颁发了《报功书》和《立功事迹》,这些珍贵的荣誉,是对她卓越贡献的最好证明。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九月九日西北野战军司令颁发的《报功书》
彭德怀司令员对姜纯英的事迹也十分关注。他深知,在战争中,像姜纯英这样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同样是胜利的关键。他们虽然没有在前线冲锋陷阵,但却在后方用自己的双手,挽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姜纯英的精神,与彭德怀司令员所倡导的革命精神高度契合,那就是不畏艰难、勇于担当、无私奉献。
模范卫生员姜纯英一份报功书,是一段充满热血与温情的传奇。一份报功书和立功事迹证书是姜纯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什么是伟大的革命精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是一朵绽放在硝烟中的铿锵玫瑰,用柔弱的身躯,为伤病员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她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九月九日西北野战军司令颁发的《立功事迹》
作者侯省彦
侯省彦,陕西省眉县人。凤翔师范九一级学生,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百姓学习之星”、陕西省“最美五老” “陕西好人” “2024年岗位学雷锋标兵”,宝鸡市“百姓学习之星”,宝鸡市优秀讲师、宝鸡市中共党史专家库专家,“宝鸡好人”,曾荣获宝鸡市关工委“功勋奖”和中共宝鸡市委精神文明办、宝鸡市关工委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奖状以及奖章。其事迹《陕西日报》《陕西关心下一代》杂志,《各界导报》《宝鸡日报》连续报道,中央以及省市县广播电视台连续播放,并载入《宝鸡市关工委志》《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志》《凤师校友名人100》文集。
来源:扶眉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