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31日,和铂医药(02142.HK)发布了2024年业绩:公司实现收入3810万美元,其中经常性收入(分子授权协议研究服务费、技术许可费和里程碑付款)同比增长196%,可见收入质量不断提高;净利润约为274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和铂医药第二年实现盈利,
来源:bioSeedin柏思荟
前言
当一家Biotech的核心技术平台能够持续地产出高价值asset,规模化地解决相似的问题时,其爆发出的商业势能不容小觑。
3月31日,和铂医药(02142.HK)发布了2024年业绩:公司实现收入3810万美元,其中经常性收入(分子授权协议研究服务费、技术许可费和里程碑付款)同比增长196%,可见收入质量不断提高;净利润约为274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和铂医药第二年实现盈利,验证了目前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经营性现金流达到3068万美元,同比增长60%,证明了和铂医药的“造血”能力日渐强大。
此外,截至2024年末,和铂医药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68亿美元,同比增长18.9%,为和铂医药进一步深化全球创新布局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业绩的稳健增长,源于和铂医药已经实践出了一套契合自身商业模式——基于独有的Harbour Mice®抗体发现平台,持续不断输出BD合作,回补现金流,同时赋能自身研发管线向商业化不断迈进。
根据财报显示,目前和铂医药已与阿斯利康、辉瑞等MNC,以及Candid Tx、Windward等领先创新药公司达成了深度合作,合作项目潜在付款“蓄水池”已经达到了百亿美元的规模。
展望和铂医药的2025年,更加值得市场期待。仅在第一季度,和铂医药已经达成了包括TSLP单抗实现NewCo出海,合资子公司HBM实现对外授权,与阿斯利康达成第三次多维度战略合作,未来将不断扩大全球合作生态图,并且随着各个合作的稳步推进,其积累的商业势能也将不断释放——和铂医药预计,2025年及2026年的里程碑收入将达到约5000万~8000万美元规模。
在合作模式的变迁中,也释放出了和铂医药的战略重心已从单纯的技术输出转向全球生态共建的信号。这也意味着在2025年,和铂医药将迎来“和铂3.0”的全新发展阶段。
01战略升级:和铂医药迈入3.0时代
回顾全球生物医药的发展历史,在资本市场的跌宕起伏与临床失败带来的巨大冲击中,不乏通过构建底层技术壁垒,并借势而起,最终实现成功的伟大药企,其中在抗体药物赛道上,Regeneron(再生元)的发展历程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生元成立于1988年,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便面临了至暗时刻,一方面是首发管线先后折戟临床,企业估值不断下挫,另一方面是美股Biotech的巨大泡沫在1992年春天开始破碎,整个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中。
而在战略调整后,再生元锚定了“平台战略”,先后打造出Traps、Veloci等技术平台,尤其是转基因小鼠平台VelocImmune,从后视镜视角来看,这是再生元最关键的技术护城河。通过技术平台的优势,再生元不断打通与外部的合作,随着产品优势的释放,再生元逐步成长壮大,成为了全球抗体药物研发药企中的翘楚。
再生元的成长路径告诉我们,周期往往复复,唯一不变的是——伟大的药企,不会在周期中沉沦、消失。
并且历史总是有着相同的韵脚,同样是手握高价值抗体发现平台的和铂医药,也有望通过探索出更适合自身与时代的战略路径后,实现渐跃式发展。
在2016年成立之初,和铂医药基于对技术平台稀缺性的准确判断,通过收购Harbour Antibodies获得了全人源重链抗体HCAb平台及全人源经典抗体H2L2平台,正式开启了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和铂1.0时代。
此时的和铂医药,期望通过自研与引进高价值管线,快速成长,但在随之而来的行业寒冬中,和铂医药也难独善其身,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而每次康波的到来,都会酝酿出新的主角。与再生元转向“平台战略”类似,和铂医药在2022年进行了相比之下更具时代意义的战略重组,其中最重要的探索便是将核心技术平台注入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面向全球开放合作,力求最大化释放技术平台的创新价值。
基于以上战略转变,和铂医药开启了“和铂2.0”时代,成效显著。
如bioSeedin此前在《创新观察,和铂医药逆势增长的定力是什么?》一文中写到——外部环境处于逆势时,恰恰是分辨一家企业质地的好时机,和铂医药在2023年首次实现全年净利润扭亏为盈,总盈利2276.3万美元,其中诺纳生物亦有不少的贡献。
2024年,和铂医药在2.0战略的加持下继续突破,实现连续第二年盈利,收入质量和造血能力不断提升。在合作方面,方向覆盖所有机制,涉足包括抗体+、ADC、细胞基因治疗、AI等在内的多个领域。
随着合作生态圈的不断扩大,以及合作模式的不断升级,“和铂2.0”也由量变成功引发了质变,升级为“和铂3.0”。
在3.0的新阶段,一方面,和铂将在传统对外合作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探索NewCo、与阿斯离开等巨头的深度绑定(如阿斯利康战略入股,共建研发中心,合作报道详见:《和铂医药:以全球视野与技术硬实力,书写中国创新药出海新范式》)等新模式,成为全球抗体药物开发的“新基建”;另一方面,和铂也将加速自研管线的价值释放,形成“技术赋能管线、管线反哺平台”的闭环。
02管线战略:肿瘤可期,聚焦自免
和铂医药独一份的创新发展历程中,H2L2平台和HCAb平台的不断优化和迭代是最为关键的内在脉络。
和铂医药在HCAb平台所累积的专有技术知识基础上,衍生出了聚焦于炎症和免疫学领域的双特异性免疫细胞拮抗剂HBICA™平台和聚焦于肿瘤学领域的免疫细胞衔接器HBICE®平台。
此外,和铂医药还构建了抗体偶联药物(ADC)开发合作平台、mRNA递送双抗平台、HCAb+CAR高通量筛选平台等在内的2.0版核心技术平台体系。
基于以上技术平台在开发差异化创新药物方面的优势,并结合单克隆B细胞筛选平台,和铂医药在赋能全球合作伙伴的同时,也在“肿瘤+自免”两大领域建立起了差异化的管线。
在肿瘤领域,和铂医药基于HBICE®平台,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差异化创新优势的双/多抗,如HBM9027和HBM7004。
HBM9027是一款具有交联依赖性的PD-L1/CD40双抗,从疗效和安全性角度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HBM9027的研发基础上,和铂医药将双特异性免疫细胞衔接器的开发领域拓展到了更前沿的DC/髓系细胞连接器,展示出了HBICE®平台结构上的灵活适用性和“即插即用”的通用性。
HBM7004则是一款B7H4/CD3双抗,在临床前研究中,HBM7004证实了肿瘤内B7H4依赖性T细胞活化方式。在多种动物模型中,HBM7004展示出强效的抗肿瘤功效、显著的体内稳定性及降低系统暴露毒性。
另外,在临床前模型中,HBM7004在低效应性的靶细胞比率下与B7H4/4-1BB双抗联用有很强的协同作用,展现了令人鼓舞的治疗窗口,目前和铂医药正在进行IND的筹备研究。
除上述两款双抗以外,和铂医药凭借Harbour Mice®以及偶联药物平台的优势,还在探索ADC、RDC等更多modality,值得注意的是,MSLN ADC新药HBM9003已经授权给了辉瑞,足以验证和铂技术平台的可拓展性。
和铂医药在肿瘤领域打造出了一系列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管线的同时,在炎症和免疫学领域更是全面发力,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丰富的管线。
其中,和铂与科伦博泰合作开发的TSLP单抗HBM9378在早些时候已经通过NewCo模式出海,新公司Windward Bio目前已经完成了2亿美元A轮融资,正在加速HBM9378的临床开发。(bioSeedin此前报道:9.7亿美元!和铂医药长效TSLP单抗NewCo出海)
和铂向自免领域的全面拓展正是符合当下“自免领域正在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医药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的趋势。
而随着海外的热闹向国内进一步传递,和铂也有望凭借全面化布局和优势技术平台,乘着自免赛道的爆发,迎来另一条成长曲线。
小结
连续盈利,现金储备的稳健增长,自研管线全球创新价值的释放,以及百亿美元级合作“蓄水池”的逐步兑现,为和铂3.0时代的战略落地提供了充足底气。
正如再生元以VelocImmune平台定义抗体药物的黄金时代,和铂医药正以“技术开放+生态共赢”的路径,在抗体药物的星辰大海中刻下中国坐标。
周期往复,唯有技术筑基者,方能穿越迷雾,引领未来。
来源:智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