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硅融合」将如何重塑我们的社会和生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2 20:39 1

摘要:AI 正在加速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以大模型和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浪潮,让我们看到了「硅基生命」的可能。有人坚持认为 AI 是且只应该是为我们所掌控的辅助工具,也有人在渲染科幻电影般的智械危机。

AI 正在加速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以大模型和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浪潮,让我们看到了「硅基生命」的可能。有人坚持认为 AI 是且只应该是为我们所掌控的辅助工具,也有人在渲染科幻电影般的智械危机。

在关于人机关系的众多探讨中,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提出的「硅碳融合」理念极具前瞻性,为我们理解人机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带来了深刻启示。

AI 正在逼近和超越人类能力,带来智能倍增、时空倍增和效能倍增。

硅基生命的进化,带来的不是简单的「人机交互」,而是「人-机-网-算-模」的系统协同: 将人类的智慧、创造力、价值观和目标规划,与硅基智能的大规模算力、数据处理能力和任务执行能力进行耦合,真正实现「碳硅融合」 。

碳硅融合将从根本上深刻改变社会,而这场变革,离不开算力、连接、智能三大基石。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将从「传统网络连接者」跃迁为「智能生态的基础设施商」。

三大基石:铸造未来科技的「基础设施飞轮」

碳硅融合的愿景并非空中楼阁,未来智能社会需要更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算力、连接与智能」三大基石。

这三大基石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共同构成一个飞轮,相互驱动,持续进化。

算力:新时代的「数字石油」

算力是驱动数字世界运转的引擎和能源。中国移动正致力于构建一个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调度智能、普惠全民的全国性算力网络。

规模化布局基础设施: 近年来,中国移动持续构建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从「云计算」向「云智算」升级 。截至 2025 年中,总智算规模已达到 61.3 EFLOPS (FP16),其中自建规模达 33.3 EFLOPS,IDC 机架超 66 万架 。

普惠化调度算力资源: 为了让算力可以像水电一样「即取即用」,中国移动创新提出「四算合一」融合调度理念,通过统一的算网大脑,实现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和未来量子计算的协同调度与资源优化。未来更多的中小企业甚至个人开发者,都能以更低成本调用 AI 能力。

自主化支撑国产模型 :中国移动大力推进 COCA 异构计算架构与「磐石」超节点,针对多卡互联、跨节点并行等难题做系统级优化。在移动云 MaaS 平台上,上线大规模专家并行推理集群,让 MoE 大模型得以跨节点高效运行,显著提升吞吐,同时对国产 GPU 生态做联合适配,直接降低了行业使用大模型的门槛。

连接:万物智联的「神经网络」

如果算力是能量,那么无缝、高效、智能的连接就是传递能量和信息的神经网络。它让分散的硅基「细胞」(传感器、智能体)得以协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 5G-A 到 6G 的演进 :2025 年,中国移动已在 超过 330 个城市 商用部署 5G-A 网络,带来更低的时延、更广的连接和「通感一体」等新特性。同时,通过5G-A/6G 一体化发展战略,为「万物智联」奠定基础。

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 未来的智能体将无处不在,中国移动全力构建超越地面限制的「天地一体」网络,将卫星通信融入移动通信网络,推进手机直连卫星、卫星物联网,目标是构建一个「空天地海,全域覆盖」的通信体系。

网络自身的智能进化: 发布「 5G-A × AI 融智创新 」行动计划,提出以「4A」能力体系(更高带宽、更低时延、更强感知、更智能调度)加速网络走向 高阶自智,让「 网络即智能 」成为现实。

智能:硅碳协同的「中央大脑」

算力与连接最终落到一个目的:承载 智能 。中国移动作为AI领头羊,正围绕自主研发的「九天」大模型体系,构建强大、开放、安全的分布式智能服务。

九天 3.0 通用+垂直大模型 :「九天」大模型 3.0 版本采用万亿级 MoE 架构,支持百万级长文本解析与跨模态复杂任务。采取「通用+专用」策略,在打造强大基础模型的同时,重点布局了能源、交通、教育、医疗等 超过 40 款 行业专用大模型,将 AI 能力与产业场景深度融合。

灵犀 2.0 智能体 :在 C 端,中国移动于 2025 年 7 月发布 「灵犀 2.0」 智能体,基于自研决策引擎与主从智能体架构,强化多工具并行与多意图长任务执行,面向通信服务、健康、出行、家庭与办公等场景做「服务闭环」。

算力+连接+智能,共同驱动创新飞轮:大规模普惠算力赋能了企业和开发者;高效全域的连接让网络触达千行百业;九天大模型和灵犀智能体带来更多智能。新的价值被不断创造,创新飞轮在加速旋转。

AI for LPG:碳硅融合的社会图景

如果说「网—算—模」三大基石是碳硅融合的「技术底座」,那么如何将这些能力转化为可感知的社会价值,则是用户更能感知的图景。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在人工智能向善峰会上提出了「AI for LPG」纲领,即 AI 赋能生活(Life)、生产(Production)、治理(Governance)。

AI for Life:数智生活的「新入口」与「新生态」

「AI for Life」的核心,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既智慧又贴心的「AI 私人助理」,让高科技、高性价比、高情绪价值的数智生活触手可及。

首先是入口的变化,未来,AI 服务的入口将从 App 逐渐转移到「智能体」。中国移动的「 灵犀智能体 2.0 」,把 AI 决策引擎与主从智能体协同架构塞进手机、家庭大屏、车机等多种终端里,覆盖通信、生活、出行、办公、家庭五大核心场景。对用户来说,可以一句话控制所有设备,实现从「找按钮」到「提需求」的变化。

通过「人-车-家」一体打通,将智能的边界从手机、电脑延伸到更广阔的物理空间,汽车也可以无缝融入家庭智能生活。中国移动也在积极布局未来「新三样」:AI 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真正将智慧生态融入衣食住行日常生活。

再比如教育场景,中国移动联合教育部门打造云化巡考系统,已能实时识别 44 类作弊行为,识别率可达 95%,在多省考试场景落地,显著降低人力成本与误判风险,体现 AI 社会价值。

AI for Production:从「AI+DICT」到企业的「碳硅混编团队」

「AI for Production」的目标,是贯通研发、生产、营销、管理全链条,构建「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智能生产体系。

「碳硅混编团队」的新型组织形式正在形成。 在这个团队里,人类负责定义复杂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和处理动态的例外情况;而 AI 智能体则负责流程拆解、海量数据分析和 7x24 小时的持续执行 。

比如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矿,AI 安监平台通过 7×24 小时自动巡检与风险联动处置,将应急响应速度提升了 70%,将巡检成本降低 30%。

再比如在河南兰考的「5G+高标准农田」,通过物联网、AI 算法协同,将农业从「靠天吃饭」转变为基于数据的精耕细作,帮助小麦、玉米 提高单产约 10% ,节水 20%,节肥 10%,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科技力量。

AI for Governance:城市、社区、乡村的一体化「数智治理」

「AI for Governance」旨在将 AI 深度融入社会组织架构与运行体系,催生出数字物理世界高度融合、硅基碳基生命深度协同的「人机共治」新形态。

在城市,打造「AI+ 城市超脑」平台,打通公共安全、应急联动、生态环境、交通调度等系统,让分散的感知和数据,汇聚到集中的超脑系统;

在社区,通过「AI +社区治理」平台,一图总览重点人群、重点区域、事件流转,提供 AI 社工、矛盾调解、长幼关爱等数智服务。

在农村,构建「AI + 乡村智脑」平台,提供村务管理、便民服务、信息惠农等解决方案,推动乡村治理效果持续跃升。

AI for LPG 的系统性布局,真正让 AI 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带来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体验;在生产中,成为提升效率、重构组织的新范式;在治理中,成为维护公平、提升效能的强大工具。

小结

碳硅融合的核心不是「替代」,而是「互补共生」。在未来的智能社会中,算力像新石油,连接如同神经网络,模型是分布式大脑。

在这个背景下,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者,正搭起硅基生命体的「栖息地」,推动社会生产力与数字空间的重构。

在这个智能网络空间,新兴的硅基智能体将得以诞生、演化,并与人类社会深度融合。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体,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硅基员工。

我们不仅在见证「硅基生命」的诞生,也在亲历文明形态的跃迁。

来源:智慧芯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