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这个问题的内容、提问者的动态、提问者的头像看,提问者是故意用这样看起来荒诞不经的提问讽刺儒家。因此,量子力学能不能实现“人脑接口”去删除人的想法并不是这个问题的重点。
从这个问题的内容、提问者的动态、提问者的头像看,提问者是故意用这样看起来荒诞不经的提问讽刺儒家。因此,量子力学能不能实现“人脑接口”去删除人的想法并不是这个问题的重点。
如果你觉得用儒家的旧道德作为标准约束现在的人、未来的人是不适当的,打算反驳这个问题,那么提问者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问题的补充说明里“西方文明没有道德,他们的历史书横看竖看,只有两个字:吃人。西方文明崇尚地位,当官的一级压一级,最小的官负责压老百姓,美其名曰:牧民”的句子显然是反串,玩了鲁迅《狂人日记》、鲁迅《灯下漫笔》和更广泛的中国历史的梗。
《狂人日记》相关段落: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灯下漫笔》相关段落:
但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因为倘一动弹,虽或有利,然而也有弊。我们且看古人的良法美意罢——“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
但是“台”没有臣,不是太苦了么?无须担心的,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他日长大,升而为“台”,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驱使了。如此连环,各得其所,有敢非议者,其罪名曰不安分!
在这问题下,许多回答者宛如外宾,还有玩封建迷信的,相当搞笑。
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语言可以归因于人体和模因的演化,人们对什么是道德、怎么做有道德的看法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人类社会上有许多实质上的道德相对主义者,他们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使用不一致的多重标准。现实中,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生活经历用精度较低的方式向人灌输道德模因,人们很少质疑在自己看来司空见惯的灌输方法和内容。我认为这比虚构的“人脑接口”更值得警惕。
这问题摆弄“东方”、“西方”的方式是不严肃的。我国历史上也有朴素的科学实践和唯物主义思想,它们未能发展为现代科学。欧美历史上也有与当时的生产力相适应或给生产力拖后腿的旧道德规范与旧道德实践。当前世界各国人民对本国社会的道德水平有参差不齐的评价,悲观评价是很常见的。
科幻作品不时设定靠精神控制实现理想社会的场景,作者们通常对此持消极态度、认为精神控制本身不道德、靠精神控制实现的道德是伪道德、如此获得的“理想社会”不理想,以此反对宣传机器对人洗脑什么的。
小林泰三的《脑髓工厂》之类作品在精神控制社会的背景下讨论强决定论,探讨“用不着精神控制,你也不是自己行为的真正控制者”,这也是常见题材。
也有科幻作品表现单一意志的外星社会——包括而不限于群体连接生物、蜂巢文明、有巨型服务器的纯机械、社会全体飞升成一个类似神的存在——具有压倒性强大的生产力、能够真正改善全社会的生活水平。
来源:时空探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