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教育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化青少年校园足球综合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提质增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教育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化青少年校园足球综合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提质增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良好的师资是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请问,山东在推进校园足球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针对优质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又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李鹏:足球发展规律和实践都表明,没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校园足球就不可能搞好。高水平师资短缺确实是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卡脖子”难题。近年来,山东坚持“外引内培”相结合,多种渠道吸纳高水平教练入校任教,不断充实校园足球师资队伍。目前,山东2817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都配备了专职足球教师或D级以上教练员。
在扩大师资队伍方面,各地中小学校通过公开招聘、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购买社会服务、与校外青训俱乐部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解决足球师资短缺问题。近3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纳专业教练528人,其中有20个县(市、区)超过10人;学校自主聘用专业教练778人。例如,威海市从2017年起,每年投入市财政专项经费80万元,向社会招聘15名足球教练充实至各个学校。济宁市新招足球退役运动员10人到学校担任教练员,取得教师资格后转任教师岗位。
在加强师资培养培训方面,持续扩大足球运动专业、足球专项学生培养规模,36所高校设立相关专业,为中小学校储备足球师资。研制校园足球教练员课程,开展等级资格、校园资质、专业能力“三位一体”师资提升计划。全省每年选派600余名足球教师、教练员参加国家培训,近3年省级层面累计培训各级教练员2900人次。指导各地广泛开展各层级的专项培训,滨州市每年举办足球教练员基础、提高、精英培训班,参训400余人次。
下一步将与体育部门密切协同,进一步畅通优秀退役球员、教练员入校任教渠道,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聘请高水平外籍教练员,每年选送20名左右优秀足球教练员赴足球发达国家和地区培训。实施“职业足球校园行”计划,组织职业高等级教练员、裁判员和运动员到学校帮教带训。发挥好教研的引领作用,2027年底前,建成50个省级校园足球名师工作室。科学制订专项培训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培训,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校园足球教师队伍。
凤凰网记者:
据了解,济南市已于2024年获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能不能介绍一下目前这两项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
李艳:在这两项“国字号”试点推进过程中,济南市锚定育人核心目标,重点从顶层设计、创新实践、融合赋能三个方面,推动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校园足球综合改革。出台《济南市关于建设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工作的实施方案》《济南市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人才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从普及提升、人才培养、增强师资、场地建设、完善赛事、经费筹措、国际交流、数字赋能、文化建设等9个方面系统搭建了济南市校园足球全面提速的改革框架。在全市遴选了11条培养主线和3个试点区县,构建“6-3-1”小初高足球人才贯通培养体系(每条线包含6所小学、3所初中、1所高中,纵向贯通),创新“足球思政课”,畅通“学训双优”“德才兼备”的优秀足球人才成长通道。
二、着力创新实践,构建校园足球发展新样态。济南坚持“训赛一体”,在全国首创“最美主场”模式,锻造全要素融合、全环境育人场境,把学生真正放在赛场中央,让比赛真正回归校园。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活动3000余场次,参与人次超200万。创新推行“周中周赛主客场制”,校内,周中健全完善小、初、高全学段,班赛、校赛、精英赛全覆盖的“三纵三横”赛事体系;校外,周末、节假日组织邀请赛、交流赛、夏令营等赛事活动,为孩子们提供足够数量、更高质量的比赛,不断夯实“校校有队、周周有赛、人人参与”的校园足球新样态。2025年济南市“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总数已达295所,居全省首位,12支队伍参加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济南历城二中女足斩获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高中女子组冠军,第三次站上全国最高领奖台,夺得“三连冠”。
三、精准“融合赋能”,凝聚校园足球全维合力。创新打造了“一站式”高水平校园足球综合服务平台,以多终端平台整合多元功能,赋能综合管理、高水平训练与赛事组织,实现“校园足球+互联网+大数据”融合。凝聚家校社“全维资源”,成立家长志愿服务团,创设校园足球发展基金,推进校园足球场地共享,学校与青训机构深度合作,努力扩大校园足球“朋友圈”。
下一步,济南市将持续深入挖掘“最美主场”育人价值,进一步畅通校园足球人才贯通式培养通道,优化足球师资引进培育,强化足球要素保障,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园足球工作经验,为全国全省校园足球改革发展贡献济南力量。
中国日报社记者:
刚才发布人介绍说,山东将支持各地依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市县级青训中心,计划到2030年实现全覆盖。请问,在推进青训中心体系建设方面,山东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孙照亮:多年来,山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持续推进体教融合与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丰硕成果。全域推进青训中心建设是山东深化体教融合、夯实足球人才根基的又一重要举措。
体育总局、中国足协曾经授予山东青岛男、女足和潍坊女足3个国家级青训中心,今年又命名了济南、青岛、潍坊、淄博临淄、烟台芝罘5所全国足球重点体校,目前更加重视青训中心体系建设,将其作为重塑青训工作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青训中心既是集约化、多功能的实体训练基地,更是协同发展、贯通培养的高效运行机制,是对以往足球青训培养模式的一次系统性、结构化升级。下一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明确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布局。将坚持“全省一盘棋”,强化省级统筹、市县共建、区域共享。省级青训中心发挥“指挥中心”作用,聚焦足球精英培养、“1个省级中心+省市、省县共建N个区域中心”插旗布点。市级青训中心承担“桥梁纽带”职能,承上启下、梯次衔接培养;县级青训中心突出“网络功能”,抓普及促提高、夯实塔基。以三级青训中心为枢纽节点,不断完善“训、学、赛”一体化青训体系,持续畅通“选、育、送”全链条青训通道。
二是强化资源整合,加强基地建设。将分级分类细化完善青训中心建设指南与运行规范,通过标准引导、资源扶持和评估激励,推动各地高效整合体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现有资源,加快市、县两级青训中心建设。积极引导职业俱乐部、社会青训机构参与共建,重点推进规模化、连片式足球场地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区块,全面提升青训中心软硬件支撑能力,为青少年球员提供科学、系统、专业的训练环境。
三是聚焦梯队建设,完善工作机制。针对青训中心区域覆盖不足、层级衔接不畅等短板,将立足构建青训中心各年龄段、各学段层层衔接的青训梯队,优化青训中心跨区域联动选材机制,强化青训中心与校园足球双向赋能。建立健全青训总监制度,加强复合型教练员团队和管理队伍建设。完善青少年校园足球分级联赛体系,健全文化学习与训练竞赛一体化保障机制,强化青少年球员思想作风、队纪队规和赛风赛纪教育,不断提升足球人才储备和质量,使青训中心成为山东足球后备力量茁壮成长、脱颖而出的坚实“大本营”与稳固“根据地”。
接下来,省体育局将扎实推进全省青训中心体系建设,为山东足球振兴发展筑牢人才根基,为山东加快建设体育强省和教育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山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