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治疗反而出现了“漏尿”?警惕隐匿性尿失禁在“作怪”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7 08:59 1

摘要:隐匿性尿失禁(Occult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OSUI)是指患者在盆腔器官脱垂(如膀胱、子宫脱垂)时,因脱垂组织压迫尿道形成“折角”,掩盖了原本存在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当通过盆底治疗(如电刺激、手术修复)纠正脱垂后,尿道

许多患者接受盆底治疗后懵了,

明明之前不漏尿,

怎么现在打个喷嚏就尴尬了?

或原有漏尿反而加重,

难道是治疗"翻车"!?

别慌!

这可能是身体里藏着的

"隐形尿失禁"在刷存在感!

妇幼健康科普

解密"隐形漏尿"的真相

隐匿性尿失禁(Occult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OSUI)是指患者在盆腔器官脱垂(如膀胱、子宫脱垂)时,因脱垂组织压迫尿道形成“折角”,掩盖了原本存在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当通过盆底治疗(如电刺激、手术修复)纠正脱垂后,尿道折角消失,原本被“隐藏”的漏尿问题便显现出来。

简单来说,想象你的盆底就像一张吊床,原本有东西(比如脱垂的膀胱)压着尿道口,把漏尿问题"藏"起来了。治疗后吊床修好了,被压住的"漏水口"露出来,这才发现原来就有问题。

具体典型表现:治疗前无漏尿或症状轻微,治疗后反而出现咳嗽、打喷嚏时漏尿;多伴随盆腔器官脱垂(如阴道前壁膨出)的改善。

为什么治疗后才会出现?

1. 解剖结构的动态变化:盆底治疗(如肌力训练、手术修复)使脱垂的器官复位,尿道受压的“折角”被打开,膀胱出口阻力降低。若此时盆底肌力尚未完全恢复,无法有效闭合尿道,腹压增加时便会漏尿。

腹压增加活动

就像拆掉支架的帐篷:脱垂组织复位后,尿道没了支撑。

2. 肌力恢复的阶段性差异:盆底肌的修复需要时间,早期可能仅恢复部分张力。例如,电刺激治疗初期可能激活肌肉,但协调性和耐力不足,导致控尿功能暂时性失衡。

肌肉还在"新手村":盆底肌刚开始恢复,力量还不够。

3. 合并其他尿失禁类型: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急迫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或混合性尿失禁。若治疗仅针对压力性尿失禁,其他未被干预的类型可能凸显。

可能有多重问题:除了压力性漏尿,可能还有膀胱敏感问题。

如何判断是否为隐匿性尿失禁?

1. 专业评估

POP-Q分级:评估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明确是否存在尿道受压;

盆底超声或尿动力学检查:观察膀胱颈移动度、尿道闭合压力,判断漏尿机制。

2. 激发试验

医生可能通过手法复位脱垂组织后,要求患者咳嗽或跳跃,观察是否诱发漏尿,以确认隐匿性尿失禁。

怎么办?三步搞定!

1. 继续规范治疗

隐匿性尿失禁的暴露提示盆底修复已部分起效,需坚持康复计划(如电、磁刺激、凯格尔运动、生物反馈),逐步增强肌力与协调性。

2. 联合治疗方案

针对性训练:若合并急迫性尿失禁,需结合膀胱训练(定时排尿)和药物(如M受体拮抗剂);

手术干预:中重度患者可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同时修复脱垂组织。

3. 心理与生活管理

使用吸水护垫缓解尴尬,保持会阴清洁;

控制体重、避免便秘,减少腹压增高的诱因。

防患于未然 & 长期养护指南

1. 治疗前"摸底考试"很重要:对存在盆腔脱垂的患者,治疗前需通过影像学检查预判隐匿性尿失禁风险,必要时同期进行抗尿失禁手术。

2.康复要分"上下半场"

(1)上半场:初期以恢复解剖结构为主,重点让“掉下来”的器官回到正位。

(2)下半场:后期强化肌力与神经控制——主攻盆底肌的“力量训练”和“灵敏度训练”。

注意:别练太猛!就像健身过度会肌肉拉伤,盆底肌过度紧张反而会尿不出来!

隐匿性尿失禁是盆底修复过程中的“阶段性信号”,而非治疗失败。通过精准评估、个性化方案和患者教育,多数患者可顺利过渡至康复后期,重获控尿能力。

医生想对你说

别焦虑!90%的宝妈通过科学康复都能重获"排尿自由"。我们陪你一起度过这个"过渡期",迎接更健康的自己~

图 文丨韦林宜

来源:广西妇幼保健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