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晚,在第26个“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成都市武侯区红十字会携手西南民族大学在学校室内体育馆举办“世界急救日”暨“军训急救课堂”主题宣传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沉浸式学习应急救护技能,为校园安全注入坚实保障。
9月10日晚,在第26个“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成都市武侯区红十字会携手西南民族大学在学校室内体育馆举办“世界急救日”暨“军训急救课堂”主题宣传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沉浸式学习应急救护技能,为校园安全注入坚实保障。
生命至上 红十字专业师资现场“传技”
活动特邀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专业志愿者师资团队,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急救知识盛宴。培训内容涵盖红十字运动知识、救护概论、心肺复苏理论与实操(含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方法)、气道异物梗阻处理、创伤救护及常见急症应对等。师资团队以真实案例切入,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操技巧,引得现场师生频频点头记录。
“心跳骤停黄金4分钟、AED‘救命神器’使用步骤、三角巾应急止血带……” 同学代表张进一边记录一边感叹:“原本觉得急救离自己很远,但老师讲解的校园常见意外场景,如中暑、扭伤、运动伤害等,让我意识到掌握这些技能真的能救命!”
实操演练 从“不敢下手”到“从容应对”
理论课程结束后,现场变身“急救实战场”。3000余名师生分组参与心肺复苏、AED模拟操作及创伤包扎等实操训练。专业师资一对一指导,纠正动作细节。军训新生李同学坦言:“第一次按压模拟人时手忙脚乱,但老师反复强调‘力度要稳、节奏要准’,练习几遍后明显更有信心了。”
“模拟人胸外按压深度需达5-6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在培训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们逐渐克服紧张情绪,动作愈发规范。一名参与演练的女生表示:“虽然练习时满头大汗,但想到可能因此挽救生命,一切都值得。”
“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传递:从课堂到行动
活动尾声,武侯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应急救护是技能,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希望今天的课堂能成为师生们安全意识的起点,未来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勇敢伸出援手,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
本次“军训急救课堂”提升了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更在校园内播撒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种子。据统计,活动累计培训师生超3000人次,发放急救知识手册2000余份。参与者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技能分享给亲友,让急救知识惠及更多人。
“世界急救日”将近,守护生命的行动永不止步。未来,成都市武侯区红十字会将继续联合更多高校与社区,推动急救知识普及,为构建安全、有爱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华西社区报记者 沈悦 摄影 徐锦榕
来源:社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