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模块化建筑实施面积超160万平方米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2 19:44 1

摘要:9月12日,记者从第六届新型建造高质量发展(深圳)大会暨行业交流活动上获悉,截至目前,深圳模块化建筑实施面积超160万平方米,已覆盖普通商品住宅、学校、办公、酒店、公寓、公共厕所等多种建筑类型。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李秀瑜

9月12日,记者从第六届新型建造高质量发展(深圳)大会暨行业交流活动上获悉,截至目前,深圳模块化建筑实施面积超160万平方米,已覆盖普通商品住宅、学校、办公、酒店、公寓、公共厕所等多种建筑类型。

同时,两部深圳地方图集《装配式建筑标准化产品系列图集(钢结构模块化建筑)、(混凝土模块化建筑)》(以下简称《图集》)在大会上预告发布,为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强劲动能。

装配式建筑实现从“单一构件标准化”到“整体空间模块化”转变

早在2023年,深圳就率先发布首批《装配式建筑标准化产品系列图集》4本地方标准图集,涵盖了预制内墙条板、叠合楼板、预制混凝土楼梯和整体卫生间等多个专业领域。

此次《图集》的发布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深圳市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实现从“单一构件标准化”到“整体空间模块化”的转变,标志着深圳迈入了建筑产品化、标准化新时代。

《图集》是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指导下,由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联合全产业链20多家行业龙头代表企业、近百名专家组成强大的编制组共同编制,为钢结构和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提供了技术指导和规范,填补了全国在模块化建筑系列图集领域的空白,进一步夯实了标准化发展的基石。

先行示范,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

模块化建造技术作为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将传统在施工现场完成的先主体-内装-设备的“串联”作业方式,变为在工厂内完成的一体化的“并联”作业方式,是一种高度集成的、高发展水平的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更高阶段。

一直以来,深圳通过政策引导、标准支撑、项目示范和产业培育持续推进模块化建筑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先后出台《深圳市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深圳市推动现代工程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筑牢模块化建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撑。

强化标准支撑,发布《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规程》《钢结构模块化建筑技术规程》,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深圳市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涵盖模块化建筑工程计价内容,提高模块化建筑成本管控水平;《建筑工业化评价标准》将模块化建筑纳入项目评价范围,建立以建筑产品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打造项目示范,在住宅领域,打造了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华章新筑保障房项目;在学校领域,打造了模块化建筑校园的新标杆——立新湖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在医院领域,打造了“可移动”的模块化医院——龙华中心医院项目。同时,培育了以中建海龙、中建科工、中建科技、中集集团等一批模块化建筑龙头企业。

截至目前,深圳模块化建筑实施面积超160万平方米,已覆盖普通商品住宅、学校、办公、酒店、公寓、公共厕所等多种建筑类型。

深港协同发展,共探湾区模块化建造发展新机遇

2025年6月,粤港两地携手发布了《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深港两地在模块化建筑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一直以来大力推进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深港合作”,促进模块化建筑的深港融合。

此次大会邀请了来自深港两地的数十位行业专家、科研院校代表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模块化建筑实践等热点领域作精彩主题报告,并围绕湾区模块化建筑创新技术与实践、出海发展趋势等,总结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享了最新的典型工程案例,讨论目前建筑结构创新技术中的难点、热点,探索协同推动模块化建筑产品、技术、标准“走出去”的新方法、新路径,还组织参观考察了相关项目。

此外,大会上,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与香港大学MiCLab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模块化建筑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模块化建筑从产品研发到工程实践的全链条提升,助力深港融合以及大湾区建筑高质量发展。(受访单位供图)

来源:深圳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