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气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抓住调理身体的“黄金时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7 09:43 1

摘要: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是天地阳气升发、万物复苏的关键时节,此时天气多变,乍暖还寒,雨润风潮,昼夜温差大,湿气渐重,各种病原体传播呈增加态势。此时,我们的身体也需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养。

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是天地阳气升发、万物复苏的关键时节,此时天气多变,乍暖还寒,雨润风潮,昼夜温差大,湿气渐重,各种病原体传播呈增加态势。此时,我们的身体也需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养。

清明养生·清三气

清心气

春季人们情绪容易抑郁、波动,特别是在清明前后,要注意避免过于悲伤,导致情志抑郁。

清明祭拜后,要注意稳定情绪,心境畅达。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大自然中,通过户外散步、踏青等活动,来清净心气、愉悦身心。

清肺气

坚持到公园、河边走走,呼吸新鲜的空气,并适量运动,给自己的肺换换气。

外出时,可以面对绿植,做腹式呼吸加胸式呼吸。具体方法是:吸气,先尽力扩展胸廓将空气吸入,然后调动腹部肌肉进行腹式呼吸,让空气从胸部向腹部送下来,一直送到丹田(肚脐下),再深深地由鼻子全部呼出,如此反复循环呼吸,清除肺部浊气。

清肝气

清明最好的饮品自然是“明前茶”,即清明前采摘制成的茶。

每日喝上一盏,能利水祛湿、清畅肝气。刚炒制好的“明前茶”最好不要马上喝,先放上1~2个星期,味道会更好。经过适当的存放,不仅可以去掉“火”味,还能降低干茶的水分,达到汤清味醇的品质要求。

清明保健·两妙招

健脾祛湿——叩打膝关节

用双手空掌有节奏地拍打膝关节两侧,内侧可敲打至阴陵泉,外侧可敲打至足三里,力度由轻至重,叩至膝关节舒适发热为佳。中医认为,敲打此处可调畅脾经胃经经气,有助于脾运化水湿的功能,还可健脾有益于增强身体化湿能力。

疏调肝气——擦胸抹肋法

用双手掌循着两侧肋弓左右交替进行搓抹,搓至肋弓发热舒畅为佳,不计次数。

清明节气·食疗方

淮山芡实扁豆排骨汤

材料:淮山15克,芡实15克,北芪15克,白术10克,薏米15克,扁豆15克,猪排骨200克。

做法: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淮山、芡实、北芪、白术、排骨洗净,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

材料:陈皮5克,莲子30克,薏米30克,淮山15克,生姜15克,水鸭肉250克。

做法:水鸭肉洗净、斩件,薏米用锅炒至微黄,莲子去心洗净,淮山、陈皮、生姜洗净,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止泻,对于健脾湿重、大便稀溏者尤宜。

藿香陈皮饮

材料:藿香l0克,陈皮5克,糖适量。

做法:藿香、陈皮放煲内,加水2碗,水煎片刻,去渣加糖,代茶饮。

功效:芳香化湿、行气消滞,适用于体倦身重,脘腹滞满,舌苔白腻之人。

荠菜粥

材料:新鲜荠菜250克(或干荠菜9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将荠菜洗干净切碎,与粳米同入锅内,加水500-800毫升左右,文火煮粥。早晚温服。

功效:健脾祛湿,养肝排毒。

来源:四川中医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