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到写朋友圈文案、公众号文章,大到提炼对标账号爆款钩子、分析IP核心维度,本质都是把行业经验转化为AI能理解的数据,再封装成可复用的工具。
AI 的底层逻辑是知识库 + 推理能力,就像人需要先学知识,才能解决问题。
小到写朋友圈文案、公众号文章,大到提炼对标账号爆款钩子、分析IP核心维度,本质都是把行业经验转化为AI能理解的数据,再封装成可复用的工具。
以前编导写10条短视频文案,月薪1万,一天最多写10条,现在用AI智能体,采集10个对标账号的200条爆款数据,1-2分钟就能提炼出10条文案,成本只要2块钱,效率翻了几十倍。
企业不用怕AI落地复杂,只要按部门需求拆解开,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智能体解决方案,我们已经把企业常见部门的AI落地路径跑通,核心覆盖6大场景:
1.产品研发部门:用AI加速从想法到落地
产品部门不用再靠拍脑袋做设计,通过AI智能体采集行业内10-20个标杆产品的功能、用户评价、痛点数据,1小时就能生成产品需求文档(PRD),还能预判用户潜在需求。
比如做AR眼镜,AI能自动整理出用户最关注的续航、重量、识别精度等核心指标,甚至给出优化建议。
研发部门则能靠AI减少重复编码:把行业内成熟的代码逻辑、技术框架投喂给 AI,遇到常规功能开发,AI能直接生成基础代码,研发人员只需做优化调整,效率至少提升 30%。
2.公域运营部门:AI让获客成本直降70%
公域运营的核心是内容 + 流量,AI 能把这两件事都变简单:
AI自动写内容:录一段3-5分钟的口播视频,AI能自动生成3个标题、3000-5000字文章,甚至拆分出小红书、头条的适配文案,不用再靠文案师绞尽脑汁;
抓流量:用AI智能体采集对标账号的爆款数据,自动提炼高点赞钩子
比如:你敢相信吗?3步搞定AI 获客、高频关键词,甚至分析用户评论中的需求,帮你精准定位内容方向。
以前一个公域团队要3个人:文案、剪辑、数据分析,现在1个人加AI就能搞定,成本直接降一半。
3.私域部门:AI把转化率提3倍
私域运营最耗时的是朋友圈文案、客户答疑、需求匹配,这些都能靠AI解决:
朋友圈AI 能根据产品卖点、用户画像,自动生成种草文案活动通知,甚至标注最佳发送时间;
客户答疑:把产品知识、常见问题投喂给 AI,客户问 你们的AI智能体能对接我们的系统吗,AI 能秒回专业答案,不用销售反复解释
需求匹配:AI 能分析客户聊天记录,自动标注 “高意向客户”,甚至给出 “推荐产品”,让销售聚焦 “高价值跟进”。
我们有个学员做企业服务,用AI后私域转化率从5% 提到15%,客户咨询响应时间从 1小时缩到1分钟。
4.设计剪辑部门:AI 让效率翻10倍
设计不用再熬夜改图:把品牌 VI、设计需求告诉 AI,10分钟就能生成5套海报方案;剪辑不用再逐帧剪视频,AI能自动识别口播视频中的冗余片段,甚至根据内容节奏匹配BGM、字幕,30 分钟就能剪好一条短视频。
以前设计1天做2套海报,现在能做20套,剪辑1天剪1条视频,现在能剪 10 条,人力成本直接省下来。
5.直播短视频部门:AI 解决内容荒留人难
直播最怕没话题、留不住人,AI 能帮你搞定:
脚本策划:AI 能根据行业热点、用户需求,自动生成直播脚本,甚至标注 互动节点;
实时互动:直播时AI能实时识别用户评论中的疑问,自动弹屏回复,甚至提醒主播用户在问价格,该上链接了;
短视频素材:AI 能自动从直播回放中剪辑高光片段
比如用户下单瞬间、主播金句,不用再人工翻找。
6.行政部门:AI 把琐事全清空
HR招聘时,AI 能自动筛选简历,标注匹配度核心技能,不用再逐份看;行政做考勤、报销时,AI 能自动核对数据,生成报表,不用再手动统计。这些琐事交给AI,团队能聚焦人才培养、组织优化等核心事。
02
3步打造企业专属AI体系
很多企业说 “我知道 AI 有用,但不知道从哪开始”,其实落地就 3 步
第1步:扒数据,把行业经验变成AI的知识库
先找10-20个行业内的标杆案例
比如:对标账号、优秀产品、爆款内容,用插件采集数据,比如采集对标账号的200条爆款文案、用户评论,或者优秀产品的功能说明、用户反馈。这些数据不是随便找的,必须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有效信息,这是AI能做好的基础。
第2步:喂数据,让AI学会你的行业逻辑
把采集到的数据加上你企业的专属经验,产品卖点、服务流程、客户痛点,整理成2-3万字的提示词,投喂给 AI。
比如:做教育的要加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家长最关注的提分需求,做电商的,要加上产品的供应链优势、售后保障政策,这一步是让AI从通用工具变成你的专属助手。
第3步:封智能体,把AI变成全部门能用的工具
把学会行业逻辑的AI,封装成傻瓜式智能体
比如:给运营部门的文案生成智能体、给销售部门的客户答疑智能体,不用员工懂技术,打开就能用。
现在离下一波AI浪潮只有半年时间,如果你想让企业赶上下一个10年的机会,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先梳理出每个部门的核心数据,然后先做出一套简单的AI智能体去替代那些重复的工作。
AI 落地最怕等、靠、要,现在提前布局AI,将来你才不会被淘汰。
来源:李卫华AI创业赋能